兰贺线婺城段打造低碳公路
本报消息(记者 徐朝晖 通讯员 徐慧)旧水泥路面可以破碎当路基,原有沥青路面可以回收再利用,本月底即将完工的46省道兰贺线婺城段大中修工程成了低碳公路的样板。

为迎接交通部全国干线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检查,婺城区公路段从8月中旬开始对辖区内的46省道兰贺线进行大中修,工程总投资1801万元。婺城区公路段采用水泥混凝土碎石化以及泡沫沥青冷再生两项循环利用技术,着力打造一条节能降耗的样板公路。

据介绍,水泥路改成沥青路,主要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技术,即用多锤头破碎机对原有水泥路面进行破碎,再将混凝土碎块用震动压路机压实,作为沥青路面基层。而沥青路面大中修,则全部采用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即将原有沥青路面进行铣刨,并对旧沥青混凝土材料回收利用,通过拌和设备加入泡沫沥青,形成新的再生混合料,在路面上摊铺压实后作为沥青路面基层。它不需要加热和烘干集料,既节省了能源,又缩短了工期,与热拌沥青碎石混合料相比,可节省加热能源60%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以上。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