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公路管理局首用就地热再生技术 |
来源: 发布日期:2010-9-19
|
今年以来,桂林公路管理局在国道322线全州至桂林一级公路路面中修工程中,首次引进德国公路路面维修施工成套设备和先进技术,实施的就地热再生技术,不仅路面平整、密实,施工进度快,而且对周围环境污染少、环保、低碳、经济适用,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传统的沥青路面维修一般会采用重铺挖补、罩面等方式,挖掉的沥青混凝土旧料全部丢弃,再用新料填充。丢弃的沥青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并且不易溶化。而沥青就地热再生技术主要是把旧路面均衡加热、铣刨后,在旧料中添加再生剂,使老化的沥青混凝土恢复以前的性能指标,然后重新铺筑回路面。采取此项技术,路面原有材料得到重新利用,既减少了建筑材料的往返运输、节约成本,又加快了施工进度并有效地缩短了工期。作为一种较为经济快捷的现代沥青路面维修技术,就地热再生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广泛应用于公路的修复及养护施工中,其节约、环保、优质、高效的特点更是符合“绿色交通”、“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但是目前此项技术在广西还未得到广泛应用。 桂林公路管理局拓宽思路,大胆创新,遵循淘汰落后产能、节约资源、提升养护效率的思路,以国道322线全州至桂林一级公路路面中修工程为依托,采用德国维特根热系列再生机械设备。此项中修工程预算总投资2797.3万元,于2010年1月6日正式开工,截至9月13日,累计完成投资2000多万元,预计在9月20日前可顺利完工。负责国道322线全州至桂林一级公路路面中修工程建设项目的桂林公路管理局何桂成副总工也表示:“希望通过对这项技术的推广,进一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与养护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公路行业形象,使桂林公路养护技术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