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农村公路养护进入发展快车道 |
来源:中国新野 发布日期:2010-9-7
|
我们以市政府组织开展的农村公路“通达杯”劳动竞赛活动为载体,以继续保持全市农村公路“通达杯”竞赛金杯县荣誉为目标,以“文明示范乡”、“文明示范路”、“文明示范循环圈”建设为着力点,狠抓养护机构建设、养护队伍建设、养护资金落实、养护工作制度完善等基础工作,做到“六到位”即:领导到位、责任到位、资金到位、措施到位、管理到位、督查到位,推动农村公路养护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一、组织到位。在组织领导上,除了县委、县政府成立的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外,还成立了以县长金浩为组长、主管副县长为副组长、交通局局长为办公室主任、各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农村公路“通达杯”竞赛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督导和检查。成立了农村公路路政大队,明确了农村公路管理所和农村公路路政大队的三大职能,即负责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及路政管理。 二、人员到位。重点抓好“三员”:一是管理人员。选调一批业务精、专业知识强的年轻人充实到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并定期对其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执法人员。去年6月份成立了农村公路路政大队,安排了36名路政执法人员从事路产、路权保护工作。三是养护人员。目前,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队伍达706人,其中管理及技术人员46人,县道养护人员91人,乡道养护人员124 人,村道养护人员445人,为农村公路管养提供了队伍保障。 三、资金到位。县政府召开农村公路工作会议,对2010年农村公路建、养、管工作进行动员部署,进一步强化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克服畏难情绪,消除厌战心态,以改革的精神创新融资思路,以发展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以文件的形式对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所承担的公路建设配套资金任务进行分解,限期将资金上缴县财政专户,对逾期完不成任务的除通报批评外,由县财政局从其帐户直接划拨。同时将县道、乡道和重要村道养护资金全部纳入公共财政支出,实行统一筹资、统一养护、统一管理,养护资金从去年150万元提高到336万元。 四、制度到位。先后下发了《新野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及《新野县“通达杯”劳动竞赛活动实话方案》,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养护体制和养护标准及资金来源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对农村公路管养考核标准进行了细化和量化,制定了新野县“示范养护乡镇”标准和县道、乡道、村道“文明示范路”标准。对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下达年度工作目标和养护工作计划,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 五、措施到位。一是采取“一站四有四落实”工作法。即: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建设一个标准化公路养护管理站,养护管理达到“四有四落实”,即:有固定办公场所、有养护管理制度、有图表板面上墙、有内业档案资料;二是积极做好路肩培护工作。组织召开了由各乡镇主管领导参加的路肩培护专项工作会议,对全县所有的农村公路路肩培护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把路面、路肩同步规划、同步安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三是严格平交道口整治工作。共排查出存在着安全隐患的路口9个,已整治5个,10月底以前全部整治完成,确保农村公路通行安全。四是深入推进“通达杯” 竞赛活动,提升农村公路管养水平。严格按照县政府制定的农村公路“通达杯”竞赛实施方案的落实,强化督导检查,狠抓工作落实。五是加强路政执法工作。组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大队,交通、公安等部门通力配合,实施24小时昼夜不间断执法,有效地维护了路产路权。去年以来,共完成沥青灌缝50.4万米,整修路肩554公里,挖补坑槽150平方,路肩铲草180余公里,整修边坡150公里,补植路树近1000棵,新划标线32公里,增设道路标牌12块,更换百米桩72个,疏通边沟65公里,硬化边沟2000米。路政管理共完成清除违章占道70多处,拆除违章建筑185平方米。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完成检测车辆4920辆,处罚超限超载车辆530辆,卸载78吨,下达整改通知书33份。 六是奖惩到位。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责任书,把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工作列入年度考核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坚持平时考核和年终评比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奖惩机制,县政府拿出65万元对去年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养护不力的乡镇,县政府给予通报批评,连续两年被评为后三名的乡镇,给予通报批评、黄牌警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