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首次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 |
来源: 发布日期:2010-8-23
|
本报8月20日讯(陶海音 柏润 李天略)8月20日上午,在衡大高速公路上,随着一条前后长达200米的组合机械“长龙”,在沥青路面以每分钟3至5米的速度缓缓驶过,原本凹凸不平的沥青路面立即光洁平整、焕然一新,且路面没有遗留任何砂石等废弃物。这种神奇的沥青路面修复新技术――就地热再生技术,是第一次在湖南高速公路引进采用。
据湖南高速百通公司技术人员介绍,就地热再生简称HIR,适用于处理沥青路面车辙、泛油、麻面和磨光等表面缺陷。这种技术采用专用的就地热再生设备,对沥青路面现场加热、翻松,就地掺入一定数量的新沥青、新沥青混合料、再生剂等,经高温热态拌和、摊铺、碾压等工序,一次性实现对原沥青路面材料100%的再生利用,达到沥青路面修复目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具有低碳、环保、节能、施工成本低、速度快、交通干扰少等特点,其碳排放不到高速公路传统养护工艺的1/10,一套设备每天可至少修复路面1.5公里。这项新技术将在我省高速公路养护中重点推广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