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8月13日当周的原油市场报告

   原油期货本周综述:

    周初在市场预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将采取新举措刺激美国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国际原油价格在连续四天下跌后首次收高,随后美国能源部(DOE)公布的石油库存报告使投机者更加担心放缓的全球经济复苏能否支撑原油需求,从而促使国际原油价格跌破每桶76美元,周五纽约基准西德克萨斯(WTI)轻质低硫原油期货合约的价格较上周下跌约7%。

    纽约基准WTI原油期货价格周五收于每桶75.390美元,比上周五的每桶80.700美元下跌5.310美元。而伦敦洲际交易所(ICE:原为IPE)即期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周五收于每桶75.110美元,比上周五的结算价每桶80.160美元下跌5.050美元。

    周二美联储召开了货币政策会议,美联储决定把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到期后所得再投资于长期美国国债,以便把抵押贷款利率维持在低位,从而为正在放缓的经济提供支撑。在此消息的影响下,国际原油价格在本周前两个交易日的大部分时间内保持在每桶80美元的上方。

    然而,周三美国能源部发布的原油库存报告使投资者更加担心正在放缓的全球经济复苏能否支撑原油需求。据美国能源部(DOE)的统计机构-美国能源信息署周三公布的最新库存数据显示,截止8月6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下降298.8万桶为3.54992亿桶,比去年同期高299.2万桶即约1%;当周汽油库存增加40.9万桶为2.23383亿桶,比去年同期高1,148.3万桶即5%,比五年平均水平高出约1,800万桶;馏分油库存增加345.6万桶为1.73142亿桶,位于27.5年新高,当前的库存水平比去年同期水平高1,084.2万桶即约7%,比五年平均水平高出6.7%。同一周,炼厂开工率从前一周的91.2%降至88.1%。受炼油利润率下滑影响,炼油商上周日原油加工量较2008年1月高峰时减少了3.3%(50万桶),创三个月低点,而且未来预计还会进一步下降。原油加工量的下滑尚不足以在冬季到来前削减庞大的馏分油(柴油和取暖油)过剩库存。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还显示,8月6日截止当周,美国公司持有的原油和成品油库存为11.25亿桶,为自1990年9月21日以来的最高水平。目前的库存比去年高350万桶或0.3%。目前库存的绝对水平已升至近20年高位,远远超过需求。最近一周的库存足以满足57.8天的美国石油需求,低于一周前的58.2天。在去年同一周,库存满足60天的需求。当前满足需求的水平比50.9天的五年平均水平约高7天。原油库存满足23.6天的炼油商的需求,为自6月4日以来的最高水平,并比五年平均水平高2天。汽油库存满足24.2天的需求,为自7月9日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五年平均水平为21.8天。馏分油库存(柴油/取暖油)达到自1983年1月14日以来的最高水平,满足50.9天的需求,为自2009年9月18日以来的最高水平。馏分油库存满足需求的天数超过五年平均水平15.5天,为自2009年12月4日以来的最大幅度。

    此外,利空的经济数据凸显了经济复苏前景暗淡。周四公布的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意外上升,拖累油价和股市下跌,因为投资者纷纷回避与全球经济增长关系密切的资产。分析师认为,随着夏季驾车出行的高峰期临近尾声,再加上经济前景变得黯淡,油价已经跌破了技术位,并可能因此进一步走低。

    美国原油加工量的减少给油价带来更大压力。摩根大通(J.P. Morgan)分析师称,全球经济前景更加黯淡,预计第四季度美国原油均价将为75美元,EIA的预测为每桶81美元。

    本周总结:WTI原油期货的日均价从前一周的日均价每桶81.814美元跌至78.176美元,平均每桶下跌3.638美元;伦敦洲际交易所(ICE)布伦特原油期货的日均价比前一周的每桶81.494美元下跌3.722美元为77.772美元。

    WTI周一开盘80.910美元,本周最高点为周一的81.760美元,本周最低点为周五触及的75.010美元,本周最高结算价是周一的81.48美元,最低结算价是周五的75.390美元。

    ICE周一开盘80.490美元,本周最高点为周一的81.380美元,本周最低点为周五的74.670美元,本周最高结算价是周一的80.990美元,最低结算价是周五的75.110美元。

    原油现货本周综述:

    周初适逢新加坡国庆节假日,亚洲原油市场休市一天。孟买港口的关闭导致运往印度的船货延期,不过一些分析师表示,孟买港口可能关闭至多三天,除非关闭时间超过一周,否则影响不大。印度炼油商如印度斯坦石油有限公司(HPCL)和巴拉特石油有限公司早已足够的原油库存持续至少两周的时间,所以孟买港口的关闭对其不会造成影响。

    下周10月装原油交易可能将提高,届时大多数生产商已公布了其各自的原油官方售价。石脑油、燃料油价差的恢复可能将支撑整体需求,因中质馏分油利润稳定。

    官方售价方面,周三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已将其9月装船的原油官方售价定为每桶对阿曼和迪拜估价均价-2.35美元,比8月装船的官方售价每桶下跌35美分。

    文莱壳牌石油公司公布Seria轻质原油7月合约供应的追溯官方售价为每桶77.11美元,比6月官价上涨1.58美元;该公司还上调了其Champion原油7月官方售价相同的幅度为每桶76.96美元。

    周四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将供应给亚洲市场伊朗轻质原油的9月合约官方售价从上个月的每桶对阿曼/迪拜均价+10美分降至每桶-40美分。该公司还跟随竞争对手如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对亚洲以及其他地区的买主削减价格以使其原油在供应过剩的市场中变得更有竞争力。

    如同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伊朗国家石油公司也公布其轻质原油价格的削减幅度大于重质级原油,因亚洲炼油商在燃料油价差坚挺的状况下,倾向于加工更加便宜的重质原油以提 高炼制利润。

    道琼斯通讯社估计10月迪拜原油现货价格从周初的每桶78.55-78.60美元跌至周末每桶74.15-74.20美元。

    迪拜商品交易所(DME)10月阿曼原油期货合约的结算价从周初的每桶77.37跌至周末73.33美元。

    原油现货市场的下周展望:

    预期10月装原油交易下周将提高,因几乎所有的合约供给量和生产商公布的价格反常,而且近期石脑油和燃料油价差走强。

    诸如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需求可能将受到中质馏分油利润坚挺的提振,尤其是柴油价差稳定在每桶约12美元时。

    象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和伊朗国家石油公司(NIOC)等生产商宣布大幅下调官方售价后,更昂贵的轻质级原油的需求可能提高,但更多炼油商可能仍继续青睐于重质级原油以提高其利润,因燃料油价差仍保持稳定的水平。贸易商表示,这可能缩窄轻质级原油超过重质级原油的升水。在俄罗斯ESPO混合原油竞争激烈的状况下,中东生产商不得不稳定地削减其价格以争取亚洲买主的支撑。

    与此同时,西海岸附近印度两个港口的油轮运输的预期恢复可能将缓解对市场的压力。据贸易商表示,这两个港口由于海运事故被关闭后,大约六至七艘油轮正等待着卸货,大部分装载着炼油商-印度斯坦石油有限公司和巴拉特石油有限公司的合约原油。

    这两个炼油商一直维持开工率,因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的Mumbai High油田有额外的原油供应。一家公司的高级主管表示,随着港口的关闭,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一直未能将其Mumbai High油田的原油运给该国的其他炼油商,反而将供应通过印度斯坦石油有限公司和巴拉特石油有限公司转移给两家孟买炼厂进行加工。

    知情贸易商表示,巴拉特石油有限公司周五取消了一份采购10月装低硫原油的现货标书,部分原因是吸纳的更多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的原油积聚了较高的供应以及价格高。一位贸易商表示,该公司可能将重新发布标书。

    原油市场的本周重要新闻

    大连港将于下半年开工建设总容量为100万立方米原油储罐

    香港(道琼斯)--大连港股份有限公司(Dalian Port Co. , 2880.HK)周日宣布,为满足市场需要,公司计划在下半年开工建设10个原油储罐,总容量为100万立方米。

    大连港发布公告称,这10个储罐将在明年下半年投入使用,今年9月份将有4个总容量为60万立方米的原油储罐投入使用。

    大连港表示,公司在未来将兴建更多码头和物流中心。位于中国东北部的穆棱物流中心建设正在推进之中,可能于11月份投入运营。

    中石化集团册子岛商业原油储备库储罐启动安装

    北京(道琼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China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或Sinopec Group, 简称:中石化集团)周一表示,公司在浙江省册子岛的商业原油储备库储罐的现场安装工作已经启动。

    中石化集团是中国产能最大的炼油商。该公司网站表示,工程计划于明年5月前完工。

    中石化集团表示,计划建设13台10万立方米和1台5万立方米的原油储罐。该工程的建设实施可满足长江口地区主要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的原油需求。

    此外,中石化集团正在天津修建一个大型原油商业储备库,总储存能力为2,010万桶,同时在广东建造另一个石油储备库,总储存能力为1,180万桶。

    中石化集团此前表示,预计两年内完成首个储油库的施工,第二个储油库定于明年下半年投入商业运行。

    石油数据:台湾6月份原油进口量同比增长9.3%,至3,263万桶

    台北(道琼斯)--台湾经济部能源局(Bureau of Energy)周二公布的月度报告显示,台湾6月份原油进口量较上年同期增长9.3%,至3,263万桶。

    6月份原油进口量较5月份增长6.2%,同时也是今年以来进口量最大的一个月。

    今年上半年,台湾进口原油1.659亿桶,较上年同期下降3.7%。

    能源局称,台湾政府控股的炼油公司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CPC Corp., 简称:中油)和私营企业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Formosa Petrochemical Co., 6505.TW) 6月份总计加工原油500.3万千升,同比上升10.26%,而环比上升1.36%。

    能源局还表示,台湾6月份的炼油开工率升至83.24%,5月份为79.48%。

    石油数据:中国7月份原油进口量从6月高位回落

    受基准油价上涨及大连港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影响,中国7月份原油进口量从上月创纪录高位回落。

    中国海关总署周二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中国7月份进口原油1,900万吨,相当于日均进口原油450万桶。

    7月份原油进口量低于6月份创纪录的2,227万吨,同时也低于上年同期的进口量1,960万吨。

    7月16日,大连港输油管道发生爆炸,而当时一艘油轮正在卸油,由此引发了中国史上最为严重的石油泄漏事故。事故发生后大连港油品码头被暂时关闭。

    一艘驶往大连的超大型油轮Mogamigawa,改道去了韩国瑞山港口,并在那里卸载了一半原油。

    爆炸发生后,另一艘超大型油轮"远山湖"号被迫在大连附近停泊数日,等待当局研究其他的卸油方式,包括船对船过泊。

    7月份原油进口量下滑也受到了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影响。据7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速从第一季度的11.9%下降至10.3%。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仅次于美国。自去年实施大规模刺激政策以来,中国一些石油产品如沥青的消费量大幅增加。受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对美国和欧洲市场出口急剧下滑,为了减少其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中国政府推出了刺激政策。

    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经济学家贝哲民(Ben Simpfendorfer)上月称,中国大宗商品消费的下降幅度可能高于整体经济增幅的下降。

    他表示,重工业和大宗商品所受打击最大,因为这些行业从早些时候投资引领的经济增长中受益最多。

    导致7月份原油进口量下滑的原因还包括:基准油价近几个月不断上涨,抑制了7月份中国买入原油的投机需求,此外,中国炼油企业的某些工厂上月也进行了停产检修。

    6月21日,纽约商品交易所七月轻质低硫原油期货合约涨至每桶78.92美元,创下六周来高点,并达到了始于5月份反弹行情的顶峰。5月份时,该合约报每桶65美元左右。

    自那以来,油价就一直保持在高位。八月原油期货合约结算价为每桶77.44美元。九月原油期货合约目前报每桶81.13美元。

    周二公布的数据表明,今年头七个月中国总计进口原油1.37亿吨,较上年同期增长24%。

    中国7月份进口278万吨成品油,出口成品油254万吨。

    台塑石化:最早10月份重启日加工量为18万桶的原油蒸馏装置

    新加坡(道琼斯)--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Formosa Petrochemical Co., 6505.TW, 简称:台塑石化)周二宣布,可能在10月份重启日加工量为180,000桶的原油蒸馏装置,该装置因火灾于7月25日被关闭。

    台塑石化发言人林克彦(Lin Keh-Yen)称,最早将在10月份重启该装置;在该装置复产前,公司还需要考虑炼油利润率等问题。

    林克彦称,如果重启该原油蒸馏装置,公司可能开启该装置60%左右的满负荷生产量。

    台塑石化管理人员此前曾表示,由于日加工量为80,000桶的麦寮炼油厂2号渣油加氢脱硫装置因火灾受损,并且今后几个月内可能无法恢复生产,台塑石化要想重启上述原油蒸馏装置,需要采购成本更高的轻质低硫原油来生产低硫成品油。

    麦寮炼油厂发生火灾后,出于安全考虑,台塑石化关闭了这家日加工能力为540,000桶的炼油厂。7月29日以来,台塑石化逐渐恢复了该厂三分之二的加工能力。除了渣油加氢脱硫装置,其他装置没有受到火灾影响。

    林克彦还称,该公司最晚将在9月底开始对年产103.5万吨乙烯的2号石脑油裂解装置进行例行维护。

    能源情报署:2010年全球原油需求量预计较2009年增长1.9%

    纽约(道琼斯)--美国能源情报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周二发布的预期显示,今年全球的原油日需求量将增加157万桶,至8,591万桶,增幅为1.9%;发展中国家原油需求的增幅最大。

    能源情报署在当月的短期前瞻报告中上调了对中国原油需求量增幅的预期。

    该报告预计,中国今年的原油日均需求量将达到897万桶,较上年增加65万桶,增幅为7.8%;这较能源情报署7月份时的预期高出0.9%。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简称OECD)成员国今年的原油需求量预计将下降0.2%。

    能源情报署称,OECD成员国中,只有美国的原油消费量预计会有显著增加,美国2010年和2011年的原油日消费量预计都将增加15万桶左右。

    美国的原油消费量已连续四年下降。

    全球2011年的原油日消费量预计将增加151万桶,至8,742万桶,增幅为1.8%。这较7月份时的预期高出13万桶。

    中国2011年的原油日需求量预计将增加56万桶,达到953万桶,增幅为6.2%。这较7月份时的预期高出约9万桶。

    全球第三季度的原油日需求量预计将较上年同期增加144万桶,至8,600万桶,增幅为1.7%。

    原油数据:中国7月份柴油产量同比增长4.0%,至1,345万吨

    北京(道琼斯)--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7月份柴油产量较上年同期继续显著增加,同时汽油产量小幅上升。

    中国7月份柴油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4.0%,至1,345万吨。汽油产量同比增长0.9%,至637万吨左右;燃料油产量同比增长15.9%,至168万吨。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证实中国7月份原油加工量为3,530万吨,日加工量835万桶,7月份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6.7%。

    石油数据:经济复苏疲弱趋势给石油需求带来风险-IEA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简称IEA)周三警告称,如果经济增长像某些经济学家预期的那样遭遇挫折,全球石油需求在未来几个月中可能遭到沉重打击。

    IEA在月度石油市场报告中称,全球经济短期前景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给未来的石油需求增长带来了较高的下行风险。

    预计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将分别增长4.5%和4.3%;但IEA表示,如果经济增长率放缓幅度达到30%左右,预计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减少30万桶/天,2011年需求将减少120万桶/天。

    IEA小幅向上修正了今明两年的全球石油需求,但这是基于对历史石油需求修正数据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大约四周前的预期作出的。而在那之后,美国等地区又发布了更为黯淡的经济消息。

    石油数据:第三季度全球日原油加工量料增至7,470万桶-IEA

    伦敦(道琼斯)--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简称IEA)周三在其月度石油市场报告中称,第三季度全球日原油加工量有望达到7,470万桶,较上年同期增加110万桶。

    不过,IEA警告称,在经历了第二季度原油加工量回升的大好局面后,欧洲炼油厂可能会因经济形势急剧恶化受到冲击。IEA是隶属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简称OECD)的能源机构。

    与此同时,IEA预计第三季度北美原油加工量将保持强劲,主要受加勒比海和拉美地区需求支撑。

    IEA预计,第三季度非OECD国家日原油加工量也将增至3,770万桶,较第二季度的3,730万桶增加40万桶。

    IEA称,中国持续的产能扩张可能也会使该国第三季度原油加工量保持在高位,但同比增速料将放缓,将由2009年第四季度以来日增原油加工量130万桶的季度平均水平放慢至70万桶。

    中国:2009年能源消费总量低于美国-新华社

    北京(道琼斯)--据新华社报导称,中国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统计局周三联合发表声明指出,2009年中国并未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

    报导称,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量折合成标准油为21.46亿吨,比美国少2亿多吨。中国人均能源消费量约为美国的五分之一。

    壳牌:疏散墨西哥湾Nautilus钻井平台和Fairway油田的工人

    休斯顿(道琼斯)--荷兰皇家壳牌有限公司(Royal Dutch Shell PLC, RDSB.LN)周三表示,由于风暴逼近墨西哥湾地区,公司正在对该地区Nautilus钻井平台和Fairway油田的工人进行疏散。

    壳牌表示,位于Mobile Bay的Fairway油田将远程作业,产量不会受到影响。

    壳牌发言人Kelly OpDeWeegh称,公司将继续监控风暴动向,并适时采取行动。

    能源要事:美国石油库存升至历史高位,油价下滑

    纽约(道琼斯)--美国石油库存目前已升至近20年高位,远远超过需求,可能造成原油价格无法重回80美元以上的三个月高点。

    全球最大石油消费国展现出的黯淡供需前景正值全球复苏可能放缓、中国经济减速警报拉向之际。

    虽然现在正值夏季驾车高峰期,但2.234亿桶的汽油库存较五年平均水平高出约1,800万桶。大规模的进口和创纪录的国内产量导致过去七周汽油库存史无前例地增加了580万桶,同期五年平均水平为下降440万桶。

    能源情报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简称EIA)预计,到本月底汽油库存将下降900万桶,不过仍将位于108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周三汽油利润率已从5月中旬的15个月高位17.88美元/桶降至5.88美元/桶。

    九月汽油期货合约过去三天累计下跌7.7%,周四结算价报1.9548美元/加仑,创5月25日以来最低水平。9月日平均汽油需求通常会较8月下降约46万桶。

    受炼油利润率下滑影响,炼油商上周日原油加工量较2008年1月高峰时减少了3.3%(50万桶),创三个月低点,而且未来预计还会进一步下降。

    美国原油加工量的减少给油价带来更大压力。纽约商交所九月原油期货合约周四跌2.9%,至75.74美元/桶,创7月12日以来最低水平。该品种合约上周曾触及近83美元的三个月高位,但过去三个交易日已累计下跌7%。

    摩根大通(J.P. Morgan)分析师称,全球经济前景更加黯淡,预计第四季度美国原油均价将为75美元,EIA的预测为81美元。

    原油加工量的下滑尚不足以在冬季到来前削减庞大的馏分油(柴油和取暖油)过剩库存。

    馏分油库存目前为1.731亿桶,位于27.5年新高,比五年平均水平高出6.7%。过去四周日平均需求为345.5万桶,位于2009年10月9日以来的最低水平。目前的馏分油库存能够满足51天的用量,比五年平均水平高出44%。在新英格兰和大西洋中部地区(全球最大的取暖油市场),馏分油库存处于同期历史最高点。受高库存影响,九月取暖油期货过去三天下跌了7%。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简称IEA)的数据显示,欧佩克(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当前日原油产量为2,920万桶,比需求高出约40万桶。

    IEA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简称OECD)的石油库存能满足61天的用量,与上年同期持平,但比2007年2008年高出10%。IEA预计,今明两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分别增长2.2%和1.8%,但经济放缓将给石油需求带来显著下行风险。

    Macquarie Capital (USA)驻纽约石油经济学家Jan Stuart称,欧佩克产油国必须尽早就是否减少供应作出决定,否则美国和OECD库存可能有一路升至历史高位的风险,从而给第四季度油价造成严重影响。

    英国石油得克萨斯城炼油厂ultracracker装置发生故障

    纽约(道琼斯)--一份提交给州环境监管部门的文件显示,英国石油公司(BP PLC, BP)称其得克萨斯州得克萨斯城炼油厂的ultracracker装置发生故障。

    这个故障发生在该装置的亚系统中,导致原油从ultracracker装置以及用于减少排放的相关脱硫装置中泄漏。自格林威治时间1030开始,原油泄漏已经持续了9小时。

    BP得克萨斯城炼油厂炼油能力为每天455,790桶原油。

    欧佩克上调2010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预期,因美国经济小幅复苏

    伦敦(道琼斯)--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简称:欧佩克)周五向上修正了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预期,因美国经济小幅复苏推动原油消费反弹。

    欧佩克在月度石油市场报告中将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预期上调10万桶/日,至100万桶/日。

    2010年增加的石油需求大部分来自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不过欧佩克称,由于去年的石油需求比较基数极低,加上经济小幅复苏,北美地区的石油消费预计将小幅增长30万桶/日。

    欧佩克警告称,全球经济面临越来越大的阻力,今后增长势头可能下降。这与周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有关经济复苏放慢的警告吻合。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