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公路:五年奋战 跻身辽宁省先进行列 |
来源:新民网 发布日期:2010-8-13
|
“十五”末期,辽阳市公路由于受超期服役和超限运输影响,加之辽阳地处辽宁省中心地带,交通流量大,使得辽阳公路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远远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2005年,省交通厅郑玉焯厅长曾指出,辽阳的公路发展水平,较全省平均水平落后5年,较省先进水平落后10年。2005年,市委书记孙远良到市交通局调研时提出要求,辽阳市的公路发展水平,要在3年内赶上全省平均水平。 为了尽快摆脱辽阳公路的落后面貌,市公路管理处新一任领导班子团结一心,努力拼搏,带领全体公路干部职工致力于加快辽阳的路网改造,提高公路服务水平。 经过5年的鏖战,辽阳公路彻底甩掉了在全省落后的“帽子”,不仅实现了3年内赶上全省平均水平的目标,部分公路指标已跻身全省先进行列。2007年辽阳市被省交通厅评为全省“公路文明市”。2009年,辽阳市工程管理工作在全省排名中列第5名。截至2009年末,辽阳市已提前一年完成并超额完成“十一五”公路建设计划。“十一五”原计划完成省投资4.5亿元,到2009年末已完成8.1亿元。预计到2010年末可完成省投资10亿元以上。“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地方政府在公路建设与养护方面的配套资金累计可达10亿元。 近几年来,省交通厅、省公路局对辽阳市的公路建设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与关注,省交通厅、省公路局破例同意辽阳市超计划实施许多工程项目。在公路事业欣欣向荣、长足发展的形势下,全市公路干部职工热情高涨,上下通力协作,双休日、节假日不休息,全力以赴投入到工作中。尤其是在工程建设中,克服了施工季节多雨、建筑材料价格上涨等困难,全面完成了公路改扩建和大中修任务,全行业形成了“风正气顺人心齐”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辽阳市的所有大中修工程全部实行了公开招投标,有效增加了工程管理透明度,全力打造阳光公路工程。在重点项目建设上,采用了造价同步审计制度,聘请有资质、信誉好的造价事务所,对工程变更的工程量和造价进行同步审计,确保增减的造价合理、工程管理操作阳光。 “十一五”以来,全市共新建沈营线绕城公路即城市东、南环11.9公里,新建本辽高速公路南出口11.6公里;对辽凤线、沈环线、沈营线、连鞍线、辽官线、兰唐线、西土线、鞍蛤线等28条811公里的县级以上公路实施了改扩建和大中修,完成桥梁56座1407米;完成村通油路工程535公里,实现了全市100%的行政村通油路。 经过五年的长足发展,辽阳市大部分县级以上公路得到了高标准的改建和大中修,路面平整度和行车环境比以往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现在,从市内乘车到辽阳市任何一个偏远的乡镇,都可在1小时左右到达。公路建设全面提速,路网功能进一步完善,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有效改善了全市城乡的交通条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公路的满意程度空前。 预计到“十一五”末,辽阳市公路总里程将达到3118公里,比“十五”增加1218公里;公路密度为69.79公里/百平方公里,比“十五”增加28.82公里/百平方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达620公里,占总里程19.9%,比“十五”增加190公里;等级公路3118公里,占总里程100%,比“十五” 提高2.68个百分点;高级次高级路面达到2387公里,黑色路面铺装率达76.7%,比“十五”增加717公里,黑色路面铺装率位列全省第一;晴雨通车里程3118公里,占总里程100%,比“十五”提高3.84个百分点。 大道平宽阔,长路写辉煌。辽阳公路人用5年的心血和汗水筑就一条条希望之路,为古城辽阳的经济建设当好开路先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