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油田原油产量10年增长2.4倍
  7月28日讯 西部大开发10年来,原油产量从2000年的194万吨跃升至2009年的660万吨,直接或间接投入地方经济建设资金100多亿元,被授予“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对为西部大开发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其中,中国石化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荣获“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这是中国石化系统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工作中获得的一项殊荣。

  从2000年1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以贯彻落实中国石化西部资源接替战略为己任,不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原油产量从2000年的194万吨跃升至2009年的660万吨,增长2.4倍,10年来累计产油4046万吨,为国家能源事业和新疆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塔河油田一举成为中国石化第二大油田,并跻身我国陆上十大油田行列。

  10年来,该局、分公司油气勘探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和进展,发现我国最大古生界碳酸盐岩油气藏——塔河油田,探明储量超过20亿吨。开发上,创立缝洞型油藏开发模式,形成了具有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特色的开发技术规范和标准。发展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成藏理论,建立了缝洞型油藏开发理论,创新发展了配套的勘探开发技术,为推动我国碳酸盐岩沉积区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该局、分公司还不断深化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套现代化的石油公司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为塔河油田的持续高效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

  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该局、分公司切实履行国有企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据统计,西部开发10年来,该局、分公司直接或间接投入地方经济建设资金100多亿元。其中,投资12亿元完成雅克拉—大涝坝10亿立方米天然气外输项目建设,长期为库车大化、轮台工业园区等企业供气,推动了油区周边城市工业用气、居民生活用气建设。承担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和阿勒泰地区青河县等4个县的扶贫帮困工作,累计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帮助贫困县修建水利灌溉、抗震安居、医疗卫生和学校等基础设施,使两万余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加快了新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该局、分公司及各二级单位结对帮扶10余个乡镇、3000多名少数民族群众,培养贫困大学生50余人,与驻地各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造福新疆各族人民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周兴岩)

  相关报道:

  西北油田原油日产跃至1.9万吨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记者雒永春报道:西北油田分公司大打老区稳产综合治理攻坚战,扭转了产量持续下滑的被动局面,6月20日,原油跃升到日产1.9万吨。截至6月30日,西北油田分公司累计生产原油335.34万吨,油田自然递减和综合含水比去年底分别下降3.09和1.01个百分点,油田开发形势趋于好转,油田持续保持强劲上产势头。

  今年一季度,占原油产量73%的塔河油田10区、12区和托甫台区等三大区块的300多口油气井,由于油藏含水上升和能量下降,与去年底相比,原油日产量下降近1600吨,形势异常严峻。面对这一情况,西北油田分公司采取强有力措施,对20个区块的停产低效井、含水上升井、能量下降井和反凝析气井实施油田稳产综合治理。

  在老区稳产综合治理中,该公司进一步深化油藏潜力分析,实施层内挖潜,形成规模能力,措施有效率达到83%,累计增油24万吨。尤其是大型压裂在TK1078井现场试验成功后,取得了日增油80多吨的显著成效。该公司加紧塔河12区和托甫台等新区产能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钻井施工组织速度,使钻井日进尺和月进尺分别提高25%和15%。上半年共部署181口开发井,新建产能82万吨,使原油日产能力净增800多吨。

  此外,该公司紧紧围绕制约油气生产的技术难题开展科技攻关,凝析气田注气开采、集输系统腐蚀治理等20多项技术攻关也取得新的进展,为快速上产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