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突袭 钢铁行业三面夹击如何突围
  钢铁业今年的旅途似乎注定曲折。继去年遭遇众多贸易摩擦后又不断遭遇国家节能减排、产能过剩的结构性压力。同时,三大矿业巨头的要价也“气势逼人”。众多因素导致6月以来钢铁市场走势疲软。在国家出口退税最新政策的挤压下,这个并不幸运的行业似乎又平添几丝忧虑。
  毫无疑问,钢铁行业将最先受到该项政策的冲击。随着铁矿石价格的不断走高与国内需求的不断萎缩,国内钢铁业目前已是四面楚歌,困境重重。对于经销商与钢企来说如今每前行一步都显得举步维艰。此项措施的出台会给中国钢铁业带来怎样的冲击?重压之下,大型与中小型钢企业各自将如何应对?
  钢铁行业备受煎熬
  事实上,在此项政策出台之前,国内钢铁业就已经行走在一个异常艰难的境地中进退两难。在中方多次与三大巨头交涉无果之下,上游市场铁矿石与焦炭等涨势已经明朗。原材料上的压力让国内不少钢厂无能为力。
  而另一层面上的要素也咄咄逼人,更进一步压缩了钢企的生存空间。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近期,地产、汽车、家电等拉动内需最重要的几个产业对钢材的需求量都在大幅减少。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地产前景看淡导致建筑用钢需求大幅下降。汽车销售也进入淡季需求不旺。诸多因素严重抑制了下游需求,钢企被迫从前期的提价转为降价。
  受供需矛盾影响,进入6月以来以宝钢为首的大型钢企先后下调了7月份的出厂钢价,此前热销的汽车板降幅最高达1000元,武钢、鞍钢等国内大型钢厂也纷纷调降产品价格。而经销商的出货价甚至低于钢铁出厂价,倒挂的市场让经销商严重亏损。
  而另一方面,目前不少的基础设施建设都还是去年4万亿政府投资所拉动,现在是政策的第二年,基础设施建设的动力已经明显弱于去年刚出台时。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