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公路大中修旧路废料全利用

  “真不可思议,想不到修路能这样修!”日期,在江苏333省道K36处,与公路养护打了几十年交道的东台市公路管理站养护股股长梅杰感慨道。在他的前面,一排机械正缓缓向前移动着,前面吞进已网裂破损的旧路,转眼就从后面吐出一条新路。

  “过去的公路养护大中修,一条路少说也得忙上三四个月,尘土飞扬,人困马乏不说,最头痛是旧路废料处理,不仅不能重复利用,还得四处求人找地方填埋,费钱又费土地!现在可好,多则十来天,少则几天,一条路就完成了大中修,而且不往外拉一车废料,全部就地利用。”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公路管理处积极引进和吸收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冷再生技术成果,在公路大中修方面推广运用。今年,该市安排的5条线路12个大中修项目,全部运用了就地冷再生技术。就地冷再生,旧路现场铣刨、破碎和骨料添加、乳化剂喷淋、拌和、摊铺、碾压一条龙进行,不仅节省原材料和运输成本,更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而且由于工序简单,施工迅速,无需中断交通。

  盐城公路处养护科工程师韦凌云为笔者算过一笔账:老路面层和基层冷再生成新基层,以取代通常的水泥稳定土基层,一平方米新基层的造价是33.5元,而一平方米水泥稳定土基层的造价42元至45元不等,平均下来算43.5元,这样一平方米就节省10元。盐城市今年基层再生30多万平方米,另外还有像东台333省道那样的面层冷再生8万平方米,全市仅直接材料成本就节省了约400万元。如若算上原先还得另支的旧路开凿或铣刨成本、废料外运成本、废料填埋成本等,400万元估计还要翻一番,至于节省的时间成本、环境成本、社会成本更是没法用金钱来衡量了。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