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速公路建设“水盘模式”呼之欲出

  贵州水盘高速公路是一条创新路。这种创新体现其融资、建设、管理模式的不同。

  水盘高速作为目前在建的贵州重点公路工程项目,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省市交通部门密切关注,近期,记者一行组成特别报道组,深入施工一线,力求对水盘高速的建设、管理新模式做全方位的细致报道。

  作为新模式中的一大亮点,水盘高速第一次提出了“施工总承包”的重要角色,那么,作为施工总承包的贵州省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究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担当重任,并如何在水盘高速上推行新的建设管理模式,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企业轻装上阵

  第一个吃螃蟹

  2008年开始,贵州省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下称路桥公司)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率先在省内国有施工企业中加快内部改革,企业活力重新迸发。

  改革步伐紧锣密鼓、稳步推进。首先是调整公司机构,使之更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为加强项目成本核算、财务监测、材料监测、设备调配等职责,路桥公司成立了项目管理中心,确保产值目标、精打细算,有效控制成本。

  减少管理层级,节约管理成本。路桥公司原来管理项目施工层次有四层:公司管工程处、工程处管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管作业队的四级管理。为节约成本,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项目,减少管理中间环节,2008年6月,路桥公司撤销了工程处建制。六个工程处在贵阳设立的办公室、办事处相继撤销,仅此,公司每年可节约管理费用近千万元。各工程处工作人员按全员劳动合同制和总公司聘用等类别,做好了安置分流工作。

  规范劳务管理,创造健康的劳务分包环境。经过调研,路桥公司领导班子统一了思想,决定改变以往管理模式,对参与合作的劳务队伍统一登记,收取信用保证金,并进行信誉评价,鼓励劳务队伍抓住机遇,加强人员、机械的管理,从过去“包工头”式的粗放式管理向专业化队伍转变,提高自身实力。过市场化方式,让劳务队伍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平台上通过合理竞争,在平等自愿的原则上参与项目施工。

  一系列改革后,企业轻装上阵,活力显现,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取得了长足发展:贷款数额得到下降、管理费收取情况良好、各单位节约了成本,控制了管理费用。一些影响和制约公司发展的突出问题得到破解,确保公司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正在逐步建立,各项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机遇留给有准备的人,企业扬帆正当时。水盘高速筹建之时,在省市政府和交通部门的组织下,在业主公司的公开招投标中,路桥公司紧紧抓住机遇,以各项优异的指标竞标成功,承担水盘高速施工总承包,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

  新模式:

  多层次的工程质量安全防护

  何谓“施工总承包”,新模式在水盘高速上运行是否顺畅,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记者采访了水盘高速公路总承包项目经理洪滨。

  洪经理介绍,原来的工程项目都是由业主进行招投标,选择施工队伍。而水盘高速新模式通过招投标,特别明确了施工总承包的地位,施工总承包负责组织项目施工全盘,包括招投标选择分包施工队伍、全过程跟踪管理工程的安全质量,另外,施工总承包还有承担项目融资的角色。

  据悉,水盘高速项目批准概算总投资为70.2亿元。项目资本金为24.5亿元,其中,贵州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出资9.8亿元,占比40%,六盘水市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出资5.6亿元,占比23%,投资施工总承包单位贵州省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出资9.1亿元,占比37%,其余部分由贵州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向银行贷款。

  “水盘模式好比一个树桩结构”洪经理形象比喻水盘高速公路的新模式。他具体分析,首先是政府与贵州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共同担任业主,然后由业主通过公开的社会招投标,选择施工总承包和总监办;然后再由施工总承包和总监办通过招投标,选择施工分包单位和工程驻地监理办,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上小下大、小业主、大施工的树桩结构,形成了多层次的工程质量安全防护系统,层层监控、平行管理。

  具体而言,总承包项目经理部的主要职能是负责施工管理、合同、造价、索赔、计量、信息和联系材料供应等工作。全权处理与业主之间的经济关系,为分包单位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和保证,并向业主全面负责工程质量,配合与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理及对分包人进行质量安全监督。分包单位则根据分包合同规定的施工内容和条件,向合同段派驻项目经理部和劳务作业单位,接受总承包项目经理部的计划、组织、协调。

  新模式在融资、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中都是市场化运作、全过程公开透明,打破了贵州原有公路建设的传统模式,出现了几个第一:水盘高速是我省第一条采用部分投资——施工总承包模式筹集资本金建设的高速公路;是第一条向社会公开招标选择总监办的高速公路;是第一条由省内企业组成股份制业主单位(贵州水盘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建设的高速公路。

  据悉,由贵州省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负责施工的水盘高速公路自开工建设以来,总承包项目经理部按照项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了环保、水保保证体系,建立了应急预案运行体系;各职能部门做好本职工作,为施工单位提供良好的外部施工环境;加强对各合同段的施工管理,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进行全面控制,制定各项工程管理办法,优化报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动员预付款、材料预付款、工程计量款及时拨付到各施工单位,保证满足工程需要。

  截至5月底,全线完成投资20亿元。各合同段正形成你追我赶、大干快上的建设高潮,纷纷表示力争2011年建成通车。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