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江西高速公路养护新特色 |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发布日期:2010-6-3
|
2009年,江西高速公路发展史上再次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11月28日,随着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正式成立,江西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革,管理主体分散的局面被彻底打破!她的成立,标志着全省高速公路从此实现统一融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对促进全省高速公路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推动江西交通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站在新的起点,如何使江西高速公路管理走向专业化、精细化,九景高速养护人在处领导的带领下一直在思考,一直在探索,并且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高速公路养护之“路”。 六大体制创新推动养护工作更上新台阶 创新、创新再创新,这是记者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多年来,蔡岭养护中心工作人员时刻牢记“把心放在养护上,把养护放在心上”的责任与使命,不断探索养护创新之路,采取六大创新,促进九景高速公路养护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管理创新:细化管理流程,任务分配到人 管理创新,首要的是管理体制创新。九景高速公路蔡岭养护中心负责人介绍,结合九景高速公路养护实际,中心每年初讨论确定当年《养护工作实施计划方案》,坚持班子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养护工作计划的新变化,制定新方法、新思路,解决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精、细、严、实”为标准,层层落实责任,指标分配到人,细化管理流程,严格检查评比,使养护管理逐步实现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 ★用人创新:打破雇佣长期的劳务队伍模式 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经常是作业周期不稳,工艺杂,工种类型需求多,工作地点远近不一等,过去的雇佣长期的劳务队伍模式也逐渐暴露出不足。怎样做到既满足中心劳务工需求又降低养护成本呢?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中心经过摸索,推出了一种全新的用工模式,即采用统一承包,按日计酬的方式来运作。该模式实现了满足中心劳务工需求与降低养护成本双赢。 ★项目管理创新:全面推行养护项目经理责任制 高速公路新建工程有项目经理,在九景高速公路,养护项目也有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全程负责从工程项目开工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全过程的所有工作。其中包括协调工作、质量控制、工期控制、成本控制、安全控制及廉政监督等。这种体制打破了传统的养护管理模式,有效的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和提高养护资金使用效益,节约了养护成本。 ★定额管理创新:四道关卡节省费用2600万元 这是一组九景管理处提供的数据:自通车以来到2007年的九景高速公路技术改造施工前,九景高速共投入养护维修费用总计7871万元,平均每年仅1100余万元,累计节约养护成本约2600万元。 这2600万事怎么省出来的呢?九景高速公路蔡岭养护中心负责人介绍说,中心有四道关“卡”着养护成本。 第一道关是中心坚持“深入一线,逐段核实,现场办公”的原则,组织人员认真核实路况,将正常养护细化为:路面、路基、桥涵、附属设施、公路绿化美化五个类别计40多个小项,每个小项明确规定了作业内容及质量标准、作业起止时间、生产日定额、生产周次及生产单价定额。 第二道关是根据养护项目的结构类型、工期等情况等制定科学的养护方案,运用科学的方法,如盈亏平衡分析法、分解估算法、定额估算法等进行成本指标的测算,编制养护成本计划,在直接费、管理费上确定适当的成本降低率,作为项目成本的行动纲领和日常控制成本支出的依据。 第三道关是进行养护成本的过程控制,从原材料采购、工艺流程、合同管理等控制养护成本。在材料的采购上,通过招投标程序确定供应商,并签订合同。从而保证了价格公平合理,材料优质可靠。 第四道关进行养护成本事后评估控制,根据成本计划和成本降低率,通过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检查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成本支出的主、客观因素,总结经验,制定下步降低成本的具体措施,寻找最佳途径。 ★质量管理创新:质量控制”无声渗透“到养护的每一个细节 质量是养护的生命,也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能否安全畅通。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保障养护工程质量,该中心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障体系,严格施工流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 在材料源头上,控制工程质量,严格要求碎石料供应商安装水洗设备,中心并派驻技术员工进驻料场仓口进行管理,进行材料的24小时、现场、随机管理,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出库材料的质量;在材料储藏方面,中心投资近百万元建有封闭式、标准化、规范化料仓,对场地进行严格硬化,所有细集料入仓存放,减少养护材料受二次“污染”,有效的保证了材料的质量;在成品材料使用上,中心对工程所需成品材料进行严格质量检验,检验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规范进行,没有半点马虎,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不合格材料绝不出厂、不合格的材料绝不上路;在施工过程中,该中心严格贯彻落实标准、规范的施工工艺,中心根据《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结合九景路实际和多年的养护经验,编制了《九景高速公路养护指导手册》,以此规范了施工现场的每个细节,指导现场施工流程,把路面厚度、级配、含油量、压实度、平整度等控制在标准的参数范围以内,确保了养护工程高质量。 ★机械管理创新:四级保养制让机械设备可随时“出勤” 高速公路养护要提高效率,不可没有机械设备。因此,做好养护机械的管理也是做好养护工作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中心根据养护工作特点,建立了一套具有自我特色的车辆保养体制。即为四级保养:例行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三级保养。并专门成立例保小组每周进行一次检查,确保设备车辆的完好率达93%以上。 “三个养护”破解高速公路“永修路”难题 安全与畅通是高速公路的基本要求。如何避免出现高速公路“永修路”现象呢?通过重点抓好“三个养护”,提升养护质量,破解高速公路中“永修路”、“高速公路不高速”的难题, 日常养护:保障道路安全舒适的最大化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日常养护主要有五个方面,路面养护,路基养护,隔离栅维护,路面保洁、绿化修剪管护,绿化美化。在隔离护栏维护工作中,为根治九景高速公路隔离栅开口多、上路行人多的现象,该中心采取“软硬”隔离的办法,大力开展隔离栅整治。“软”即隔离栅网封堵,“硬”即修砌隔离墙,让路容路貌、安全环境有了明显改观。 预防性养护保障道路养护成本的最小化 该中心按照“有缝必灌,灌必达标”的要求,规范操作,处理路面裂缝。施工中,先用铁丝、毛刷、吹风机等工具将缝内杂物清理干净,然后灌缝。此举有效防止水分侵入基层,从而控制病害扩展。做实桥梁养护基础性工作。坚持日常检查与维修并举,保持桥面平整顺畅。加强排水设施等构造物的养护,密切注意水毁可能造成塌方、滑坡路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公路安全畅通等。 科学养护保障道路养护工程的最优化 九景高速公路曾经由于超期服役和重载交通的破坏,油路沉陷、翻浆等病害不断出现。该中心结合养护工作实际,打造规范化、标准化的养护工程基地。养护工程施工就如工厂生产产品,要保证优良的产品质量,必须要有高标准、高水平的装配车间。该中心为了在养护工程项目中出精品,他们注重养护工程基地建设,重新规划过去的生产、生活及办公区域,投区资建设标准的生产基地,兴建了实验楼,创办了道路大、中修养护工程八间重点实验室,在路面检测、数据采集、计算机综合处理中逐步推进养护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推广应用先进的养护管理技术,加大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四新”的推广应用力度,让九景高速公路延长了使用寿命,推迟了油路大修期。 把安全列为重中之重的大事 安全是头等大事,没有安全一切空谈。在接受采访时,蔡岭养护中心负责人如是说。该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促使员工由被动变主动,由原来的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形成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整改。加大安全投入,购置安全生产设施,并规范摆放,严格执行《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保障养护施工的顺利进行。坚持养护工作人性化,如在道路急、险、弯、桥、隧等处增设安全警示标志牌、线,保障行车安全。 一位位普通员工铸就蔡岭养护中心特有精神 一切事业的发展,人是关键因素。该中心坚持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资金推进庭院环境建设,改造基础设施,打造温馨“职工之家”,并推行“四化”标准,即“伙食多样化、庭院花园化、室内美观化、办公现代化”,努力实现了以环境留住人的目标。该中心还坚持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的理念,不断提高员工的收入水平;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提高员工的文化水平。 单位的人性化管理换来职工的无私奉献。中心成立以来,员工以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人们的称赞,他们不仅做到了以单位为家,在施工任务紧张时,甚至是露宿风餐。他们的辛勤劳动成果向人们展示的不仅是优美的公路通行环境,更浸透着蔡岭养护中心人特有的一种品质,一种精神。 今年,我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突破3000公里,新的一轮高速公路建设热潮的到来,对高速公路融资能力、管理水平、服务水平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九景高速公路蔡岭养护中心全体员工在处领导的带领下,以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决心,以更好的养护质量,更好的精神状态,迎接5年一次的“国检”到来。 ■首席记者王剑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