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行业:鞍钢首次在美国投资建厂

  5月17日,鞍山钢铁集团公司(Anshan Iron & Steel Group Co.,下称鞍钢)公告称,鞍钢与美国钢铁开发公司(U.S.Steel Development Co.)达成的广泛合作协议,将在美国投资兴建5个工厂,其中首家工厂将落户密西西比州,这将是中国钢铁行业在美国投资建设的第一家钢铁企业。
  鞍钢集团总经理张晓刚称该项目将实现鞍钢“从产品输出向管理和技术输出”的转变,为鞍钢成为“全球布局、跨国经营的钢铁行业国际领军企业”迈出坚实的一步。
  鞍钢集团是中央直属企业,现为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的四家特大型钢铁企业之一,旗下有上市公司鞍钢股份(000898.SZ)。2009年鞍钢集团铁、钢、钢材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铁、钢产量双超2,000万吨,钢材产量达到1,900万吨,营业收入达800亿元人民币,利润31亿元。
  鞍钢已与美国钢铁开发公司签订《股权投资协议》、《设备分包供应协定》《产品销售协定》等三个投资合作备忘录,并计划分期建立四个螺纹钢厂和一个电工钢厂,产品主要瞄准基建市场。首个螺纹钢厂位于美国密西西比州阿默利(Amory),目前已获得密西西比州颁发的环境许可,并完成土地平整及铁路交通建设。鞍钢并未进一步披露协议双方股权结构、交易金额等交易详细细节。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称,阿默利工厂的年产能尚未确定,预计为30万吨,其股权结构和财务细节可能会在1-2个月内敲定。
  张晓刚称,鞍钢之所以在美国投资建设钢厂,出自三方面的考虑:一是美国经济刺激计划对钢铁需求巨大,但其国内线、棒材产能严重不足,奥巴马政府规定经济刺激计划基建项目所需钢材必须国内采购,当地建厂可以有效填充市场空缺。二是美国钢铁工业化发展十分成熟,钢铁电炉短流程的生产工艺和装备也很完善,鞍钢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将短流程工艺装备引进国内,淘汰落后高炉流程,助力未来后工业化时代的中国钢铁工业,为降低国内钢铁业能源资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积累经验技术。第三是培养鞍钢的国际化经营人才。
  据悉,目前全球钢铁工业有两大工艺流程:以高炉—氧气转炉炼钢工艺为中心的生产流程,即长流程;以废钢—电炉炼钢为中心的生产流程,即短流程。长流程炼钢的环境污染和废气、废物排放是短流程炼钢的4~5倍。此前,由于国内废钢资源紧缺,电力供需不平衡,造成电炉钢成本较高,导致了长流程发展过快,而电炉钢则呈下降趋势,应用技术积累经验不足。而发达国家多采用短流程炼钢,技艺精湛。
  阿默利工厂将由加拿大设计,采用世界最先进的短流程生产工艺,主体设备和技术由意大利冶金设备巨头Danieli、Tenova等公司提供,采用最先进的无头连铸连轧技术(ECRTechnology),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回收期短等诸多优点,所生产的棒材部分由日本丸红株式会(Marubeni)和鞍钢承销,主要供应美国东南部地区和拉丁美洲以替代进口,预期经济效益可观。目前,美国Jefferies、高盛、SAC、Highline等投资银行高度关注项目进展并已拟定融资方案,密西西比州政府也已承诺为鞍钢在美国的阿默利项目提供财政补贴。
  此项目尚待监管部门进一步审批。商务部发言人姚坚5月17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称,支持中国钢企在美国设厂,但商务部目前还没有收到此案的申请。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