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利空夹击 沥青企业艰难求生 |
来源:凤凰网财经 发布日期:2010-5-14
|
进入4月以后,国内沥青市场一改前期的繁华景象,开始慢慢步入平淡,从4月初截止到目前,仅有东北和西北地区出现了小幅上涨,其他地区价格压力逐步增大。终端需求启动缓慢,储备用户接货放缓,沥青需求青黄不接,原油价格更是大幅跳水,业者心态由看好逐步转为看空。 供需矛盾加大,市场基本面承压 随着检修炼厂的逐步恢复,国内沥青厂开工率大幅增加,据卓创粗略估算,截止到目前(5月12日)国内主要沥青厂的开工率上升至63%左右。随着中海泰州和辽河石化等大炼厂恢复正常生产,本月沥青产量环比增长有望达到10%左右。市场上了解,经过前期的备货,国内沥青库存普遍偏高,整体资源供应相对充足。 5月份,北方道路施工尚未进入集中供货期,南方迎来雨季,加上主流贸易商及业主单位库存水平较高,目前贸易商供应工程消耗库存为主,短期并没有继续买进打算。并且,经过前期的大量买进,部分单位资金链吃紧,购买力也明显下降。在供应加大影响下,国内沥青价格受到较大打压。并且,我们了解到,南方部分炼厂对大户的出货价格已经有小幅下滑,北方炼厂的涨幅也小于预期,所以国内沥青市场面临较大的压力。 原油大幅跳水,悲观情绪加重 尽管全球经济向好的趋势未变,但近期风险事件频频出笼却打压市场心态,风险厌恶情绪抬头,美元再度发挥避险功能。欧洲债务危机难平息,希腊民众不满意政府政策导致大规模游行、葡萄牙信用等级面临再度下调。供需面,库欣地区原油库存创历史记录。国际油价在进入5月份后开始了大幅走低。虽然沥青相对于原油价格反映较为滞后,但是原油在下滑至80美元下方对于沥青已经带来一定拖累。并且,在需求萎缩的特殊时期,油价的下滑更是给贸易商的操作积极性带来沉重一击,无疑给本来就平淡的沥青市场带来更强的悲观情绪。 价差缩窄,进口沥青对国产沥青冲击加大 国内需求疲软也影响了进口沥青价格,同时,国际油价的下滑也大大缩窄了进口沥青成本,近期进口沥青价格也开始小幅走低。从国内各地区的主流价格来看,进口沥青价格比国产沥青仅仅高出100-150元/吨,进口沥青以其质量优势,迅速抢占市场,对国产沥青的冲击作用在不断增大。 面对危机,沥青企业积极寻求新路 为了应对沥青价格的下滑,炼厂开始积极寻求出路,部分炼厂开始压产保价,虽然此对策得到贸易商的广泛认可,但是并没有出现明显效果。从市场了解到,华南等地炼厂有减产计划,而且,部分业者表示,目前确有听说有贸易商拿沥青当渣油使用,调烧火油,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沥青的供需矛盾。华东地区炼厂也是加大力度供应川渝地区,部分炼厂不惜下调200元/吨之多来向四川地区销售,以抢占市场。 市场博弈心态加重,短期难有突破 市场集中的供货高峰预计6月份陆续启动,所以5月份沥青价格仍面临较大下滑压力,但是操作上维持对今年总需求的良好预期,市场博弈心态加重。虽然炼厂出货压力增大,但是考虑到贸易商的心理,短期内下调价格意愿不强,贸易商也表示,如果炼厂价格出现明显下调,将会严重打压他们的积极性,如果下滑步伐加快,不排除提前抛货的可能,这样将会出现恶性循环,所以卓创预计,炼厂价格明显下滑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价格不调,下游接货积极性不高,北方价格的上涨步伐也受到抑制,尽管月初沥青价格普涨,贸易商购货还是比较理性,并没有出现市场普遍追涨的现象。再加上今年的天气变化无常,雨水频繁出现,工程施工较往年要推迟将近一个月时间,所以5月份仍是需求瓶颈时期,市场难有很大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