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原油泄漏产生连锁反应 |
来源: 发布日期:2010-5-12
|
近日,墨西哥湾正因为原油泄漏而遭遇一场劫难。4月20日夜间,位于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大约36小时后沉入墨西哥湾,11名工作人员死亡。据悉,这一平台属于瑞士越洋钻探公司,由英国石油公司(BP)租赁。钻井平台底部油井自4月24日起漏油不止。事发半个月后,各种补救措施仍未有明显突破,沉没的钻井平台每天漏油达到5000桶,并且海上浮油面积在4月30日统计的9900平方公里基础上进一步扩张。 此次漏油事件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损失,同时,也给美国及北极近海油田开发带来巨大变数。 石油泄漏事件进展 受漏油事件影响,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亚拉巴马州、佛罗里达州的部分地区以及密西西比州先后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事发当天,奥巴马在白宫表示,命令内政部长肯•萨拉查对路易斯安那州附近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沉没一事展开详尽调查,在30天内提交报告。美国国土安全部长纳波利塔诺宣布,漏油事件的影响已经不是英国石油公司还有它的承包商越洋钻探公司能解决得了的,美国政府或将大规模介入,现在救灾还在进行当中。有专家预计,救灾的花费会在10亿美元左右。 据相关资料显示,美国此前发生过两次特大原油污染海洋事件。1969年,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海岸发生10万余桶原油泄漏事故,导致沿岸60余平方公里遭到严重污染。1989年“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漏油事故影响阿拉斯加州海域生态长达20年,部分海洋生物至今仍未重新发现。舆论普遍认为,按现在的态势,墨西哥湾漏油事故的严重性将远超过上述两次,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原油污染海洋灾难。 扩大近海油田开发,立还是废? 事实上,早在3月31日,奥巴马就曾宣布,将扩大对美国近海油气田的开发,以此确保美国能源安全。美国长期以来禁止对多个海域的近海油气田进行开发,奥巴马当天的决定标志着政策的重大转变。但是,现如今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仿佛是给了奥巴马当头一棒。鉴于目前形势严峻,白宫近日表示,在萨拉查向奥巴马提交事故调查报告前,政府不会与任何企业签订海上钻井合同。但是,众多美国政要及分析师目前对近海油田开发一事持怀疑态度。 美联社报道称,奥巴马政府认为,此次漏油事件将对近海油田开发造成影响,并将成为美国国会争论是否通过气候法案的关键部分。白宫新闻发言人罗伯特•吉布斯表示,这将影响政府未来决定开放哪些近海区域,但是,他同时表示,奥巴马对扩大近海油田开发仍持积极态度。 《洛杉矶时报》列举了几名美国议员对此的态度,共和党议员加拉曼迪在一封给同盟的信中表示,支持5月5号拟定的草案,即永久禁止在加州、俄勒冈州及华盛顿州近海进行采油开发。“多年来人们认为近海钻井平台是安全且清洁的,但是目前生活在墨西哥湾的数百万居民必然不这样认为,如果同样的灾难在南加州发生,那么浮油可能将从长滩延伸到圣巴巴拉市。”加拉曼迪迅速赢得了19位来自西部海岸的民主党人士的赞同。 但是,一名来自德州的共和党议员巴尔顿则认为,加拉曼迪的草案只是纯政治伎俩,并不能成为有效的能源政策,除非美国车辆改用非石油燃料,或者每个人都骑自行车上班。 《纽约时报》则认为,不论事情严重到何种程度,都不可能严重影响到墨西哥湾地区的近海油田开采,因为美国需要石油和工作岗位。据悉,美国目前日进口原油量达到1200万桶,占其总需求的2/3。共和党人希望加大国内原油产量来减少对国外石油的依赖,而民主党的主要议题就是减少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此,白宫决定扩大近海油田开发,以换取共和党人士对气候立法的支持。另外,由于深海处原油相当丰富,这对石油公司而言意味着数百亿美元的收入,并象征着油气业的未来,因此这也是近海开采将继续的原因之一。 路透社援引来自佛罗里达州的民主党议员比尔•尼尔森的话表示,目前来看,奥巴马近海油田的新提议无异于“死神来了”。路透社认为,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又给气候法案的通过蒙上了一层阴影。因为扩大近海油田开发被视作吸引共和党人支持气候法案的政策,但如果最后遭遇阻碍,那么气候法案也无异于“胎死腹中”。美国多数党领袖哈里•里德表示,如果近海油田开采最终未获通行,不知道气候法案中会否增加一些新方案以吸引共和党人的支持,比如进一步发展美国核电及资助清洁煤技术的研发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