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寿命与养护成本的最佳结合点难找 |
来源:《养护与管理》 发布日期:2010-5-7
|
我在省局分管养护工作已经11年了,总感觉养护的压力非常大,没有方向感。今天针对预防性养护,我也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我感觉,预防性养护,简单地说就是寿命和成本问题。如果我们设计一段路使用10年,那么如何保证达到设计的要求,但我们不能说,干脆就大中修加它10公分,肯定能保证使用年限,作为养护部门,我们没有资金。现在很多商家推出新技术、新产品,但是都脱离了成本问题。前段时间,我们准备在桂林做一段就地热再生。我们在广西做沥青混凝土热再生一般是9-10元每平米,但这个热再生每平米要16、17元,产品是很好,但无形中在原来的成本上增加了6块多钱。像这样的新技术虽然很好,又环保速度又快,但企业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要和我们预防性养护的寿命、成本成比例,要考虑我们的部门是否承受得了,这是我做管理的一些认识,不知对否。 第二,规范的滞后。很多的安保工程、桥梁的设计、维修的规范标准滞后,原因是现在的治超工作非常严峻。广西北部湾开发以后,很多大型的车辆对桥梁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按照原来的设计规范远远不能适应现在的交通发展。但是针对治超工作,我们又不可能限制这些大型的车辆通行,还有一些超载的车辆由于无法通过,把货物放在那里一两个月,甚至找到省政府,指责公路交通部门为什么那么长的时间不给我们办理。造成我们的工作人员非常被动。 第三,讲到养护建设的发展。我个人感觉,我们一直都是停留在口号上。我们都希望建设和养护并重。实际上大家也都谈到了,建设是短期工作,养护是长期工作。保护道路安全畅通,我们的压力很大。养护的新技术、新工艺,养护的定向发展目标,有哪些单位重视呢,在养护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感到非常艰难。 搞路网、搞高速公路的技术干部很多,而管养护的地市公路局只有两三个人。但是社会上的压力又非常大,很多问题都反映到公路部门。养护工作没有得到重视,好几届全国公路养护工作会议上都讲到养护的发展,但是从落实上我感觉还是很欠缺的,特别是资金问题。在明年国检中提到:80%的费用要用到养护上面,但是我认为要真正实施确实是比较困难的。 沈忠仁(四川省公路局总工程师高工): 刘局长是咱们养护行业资深的专家,提到养护没有方向感,确实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看我们大家是否能帮助咱们搞养护工作的人找找方向呢。还有一个是关于“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只是停留在口号上的问题,“养护是发展”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理念,但是要把这个理念贯彻下去的话,确实还有很多的困难。所以从这个层面上看,咱们在会上谈得响亮一点,但是到了下面不一定能落实,对于我们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需要我们给予关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