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曼国际公路:南方“丝路”新引擎 |
来源:贵州日报 发布日期:2010-4-26
|
铁血畹町桥 一座桥改写了中国的抗战史。 这座桥梁,正是位于今天云南瑞丽市畹町镇的畹町桥。云南的瑞丽市毗邻缅甸,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畹町桥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 让我们重新翻开那段尘封了73年的抗战史。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日本迅速占领了京津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并对中国实行封锁政策,以阻止盟国援华物资进入。之后,在蒋介石的领导下,一条名为“滇缅公路”的国际援华交通线开通了。 抗战全面爆发后,我国与国际联系的陆海通道绝大多数被日军封锁。 为打通国际交通线,滇西20万民众日夜奋战,并在1938年8月修筑起被称为“道路史上的奇迹”的滇缅公路。畹町单孔石拱桥亦同期建成。 从此,这条中国与国际联系的唯一陆路交通要道。之后,32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把大批援华物资由缅甸仰光港口经畹町桥入境,源源不断地运往我国抗日前线。滇缅公路成为战时中国抗战的唯一的“输血管”。 从1938年12月至1942年5月,这座桥梁作为重要的战时交通枢纽,它共向国内输送了45万多吨抗战物资,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同时也使中国的抗战局面进入了日军最不愿意看到的持久战势。 今天,这座被重建的桥梁,据说是美国人搭建的,只花去了几天的时间。桥梁的结构全是涂满绿漆的钢架结构。跨过这座桥梁中间哪个边界线,你的脚就踏上了缅甸的国土。 太阳转身的地方 “新南行记”四省区党报记者们驱车行驶在昆曼公路上,4个小时路程,我们正好到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此时太阳正当顶。我们在小镇“双胞胎宾馆”打尖,碰巧看见墙壁上贴着“中国·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节”将要举办的海报,于是,墨江这个被誉为“双胞胎之乡”和“太阳转身的地方”成为我们的精神午餐。 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是我国惟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北回归线刚好从县城中心穿过。据统计,墨江县城35万人口中就有1000多对双胞胎,因此墨江被誉为”双胞胎之乡”。墨江县城附近的河西村有一口双胞井,传说喝了其中的水就能生双胞胎,也让当地更添神秘色彩。 墨江,昆曼国际大通道上的重镇,充分发挥通道优势,广泛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参与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通过举办“中国·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等节庆活动,壮大文化旅游产业。 这一点不禁让我们想到我省的平塘县,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正式落户平塘县克度镇绿水村大窝凼。FAST是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审议确定的国家九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拟采用我国科学家独创的设计和平塘县内喀斯特洼地的独特地形条件,建设一个拥有30个足球场大的接受面积的高灵敏度的巨型射电望远镜。作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FAST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并将吸引国内外一流人才和前沿科研课题,成为国际天文学术交流中心。国际天文观测台选址平塘,为平塘的发展注入勃勃生机,给平塘走上国际文化旅游前台提供一个巨大的机遇。 墨江、平塘,如此相似的落点和起点,都有理由让人期待。 连接东南亚的国际物流动脉 云南在为中国面向东南亚“桥头堡”的战略地位而努力。 在这个战略中,一条从昆明出发,途经老挝,抵泰国的1807公里的国际大通道,备受关注。 云南省交通厅副厅长张长生在接受采访时称,这条肇始于1992年的昆曼国际公路,在中国境内有688公里,老挝境内229公里,泰国境内约890公里。在历经了16年的建设后,这条公里已于2008年3月21日建成通车。 4月17日上午,“泛珠东盟-新南行记”云南行采访组从昆明出发,在沿着这条通往泰国曼谷的国际大通道行驶的500多公里过程中,发现仍有不长的路段正在如火如荼的改善之中。开山铺石,紧张有序。 行驶在这条国际大通道上,沿途穿梭往来的车流里,有云南、四川、贵州、重庆和山东等地的大货车。 张长生说,昆曼国际大通道是大湄公河次区域“三纵两横”经济走廊中确定的南北向经济走廊之一,是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基础设施,以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际区域各国经济合作与交流的重要通道,是亚洲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事实上,对于云南而言,每日人流量达20万次的昆明市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以及其他几个重要的经济开发区,也将对这条国际大通道形成重要的依赖。在未来,东南亚各国的部分商品将通过这条通道输入,而国内的部分商品也将由此通道输出。 中泰企业扩大跨国贸易规模 昆曼国际大通道已成为中泰企业扩展跨国贸易规模的重要依托。 从2009年1月起,每周都有1250吨云南蔬菜通过昆曼国际公路,从昆明运至泰国曼谷出售。同时,有2000吨泰国成品油沿昆曼公路北上,经中老边境磨憨口岸,运至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此桩由云南省蔬菜流通行业协会、云南欣农科技有限公司与泰国中泰经济文化协会、泰国邦纳坡运输公司合作的“昆曼公路油菜联动”跨国贸易,启动于2008年10月中旬。当时,3辆载有75吨云南蔬菜的货车通过昆曼国际大通道进入曼谷,拉开了中泰企业首次利用昆曼公路开展跨境运输和贸易的序幕。 在此基础上,“昆曼公路油菜联动”合作各方达成协议,用1000万吨云南蔬菜换50万吨泰国成品油。 为此,“昆曼公路油菜联动”合作各方初步商定,在昆曼公路必经处老挝会晒设立物流站,方便中泰双方车辆中转。但是,通过昆曼公路途经第三国老挝实施跨国贸易,对于中泰企业和相关部门都是一个新课题。目前,存在着昆曼公路途经的中国、老挝、泰国道路管理标准不统一,货物和人员出入境通关不够便捷等瓶颈。 云南一家国际货运代理公司负责人说,随着昆曼公路的贯通如何实现货物和人员便利跨境运输成为当务之急。 据悉,中老两国日前经过谈判,一致同意尽快签署中老磨憨-磨丁口岸初步实施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运输协定谅解备忘录,解决制约便利运输的瓶颈,并尽快与泰方协商,早日实施昆曼公路便利客货跨境运输。 民间机构推进跨国物流协作 中国云南省和泰国民间机构也积极架构昆曼国际公路物流及滇泰经贸合作发展合作机制。 2009年,由云南企业家、学者、知名人士等组成的民间社团云南省东南亚南亚经贸合作发展联合会与在泰国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组织泰国城乡发展基金会签订了合作发展协议,双方同意共同努力促进老挝方面的参与,争取建立中国、老挝、泰国三方昆曼公路与湄公河次区域物流民间协调合作机制,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在《大湄公河次区域跨境客货运输协定》框架下,帮助企业协调解决有关困难与问题,努力建立符合市场要求的昆曼公路运输贸易物流行业准则。 同时,双方将致力于在建设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方面展开全面合作,为在泰国建立中国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或中国商品城,以及在中国建立泰国商品城或工业区等项目协调办理相关法律手续和招商引资、企业考察事宜。并将共同进一步推动泰国的龙眼、橡胶、大米及水果蔬菜和能源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扩大中国的花卉、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泰国市场所占的份额。 此外,滇泰这两家民间机构还将在为企业服务、双边经贸合作战略研究等领域开展合作。 利益多元化的“黄金运输线” 被改变的,不仅仅是物流业。 张长生告诉记者,昆曼国际大通道的建成通车,使陆路国际通道公路等级提高,营运运输里程大为减少,运输时间大大缩短,为加快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特别是中国与泰国之间的物资交流,发展边境贸易、加快旅游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加速了云南从陆路融入全球化,其经济、社会效益和国际影响日益显著。 据西双版纳州交通局负责人介绍,昆曼公路通车后,公路客运全线所需时间,理论上已由过去的48小时缩短为20小时,从而使得昆明与曼谷至今成为真正意义的“朝发夕至”之地。 泰国方面曾表示,将通过物流把云南省的产品运送到泰国的各个地方,并积极鼓励泰国企业到云南来投资。由于云南省景洪市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上海、浙江和广东等地,以及温带水果主产省的陕西、河北等客商纷纷前往投资贸易、加工业、仓储及冷藏等物流业,成为景洪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力军。在这样的背景下,景洪市成为中国沿海发达省区向东南亚地区转移产业,以及这些国家向中国提供资源的重要转接点。 据云南省交通厅介绍,2008年以来,昆曼公路国内段总体上较为通畅,车流量年均增长约30%左右。而来自云南省公路运输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滇越国际道路运输的货运量为220.436万吨,客运量9778人次;中老国际道路运输的货运量为16.4651万吨,客运量84581人次;中缅国际道路运输的货运量163.8085万吨,客运量274.8815万人次。 张长生说,上述的统计数据表明,昆明大通道正逐步成为云南省的贸易通道、产业通道、生态通道、友好通道和国际“黄金运输线”。对于贵州来说,这条通道,也将成为借力和发力,拓展东南亚经济圈的重要路径。 这条名为“昆曼国际公路”通道的修建,将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构建新的东南亚区域经济格局的一个重要条件,它将带来中国西南地区,甚至东部区域的物流业、旅游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从而为架构现代南方“丝绸之路”贸易体系增添新的强劲引擎。 在曼昆高速路墨江服务站,经过短暂休息,沈旺宏师傅和同伴又驾车上路了。每个月他们要往返此路7至8次,有时还要去缅甸和老挝送货。 磨憨口岸巧遇“低碳”行者 骑上一辆自行车,载上简单的行李,揣上执着的梦想,踏上一个人的“低碳”旅程。 在昆曼公路穿越中国和老挝的边境口岸磨憨,泛珠东盟新南行记的记者们遇到了这个已满脸胡茬、晒得黝黑但热情友好的英国帅哥亨利。 亨利骑着自行车从曼谷来,准备经昆明前往上海,然后去日本,再回曼谷。这一个大圈,他计划一年半的时间完成。磨憨成为他进入中国的第一站。 正如有人说的那样,昆曼公路的畅通为中国打开了面向东南亚的一扇门,昆曼公路上的必经之地磨憨则成为打开这扇门的钥匙。 亨利的宏大计划要完成,就必须用上这把“钥匙”。 在地图上,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州府景洪市出发,南行181公里,进入云南最南端,也是中国陆地最南端的磨憨,这是中国通往老挝惟一的国家级陆路口岸,也是中国通往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 磨憨是个小镇,坐落在热带原始密林的怀抱中,四周郁郁葱葱,满目充满生机与神秘。干净整洁、鲜花绽放、规划有序的街道,充满了浓郁的东南亚民族风情。竣工使用不久的通关联检大楼则显现现代派的艺术气息。磨憨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它成为中国面向东盟最具象化的“桥头堡”。 如今,随国际大通道的建成,从磨憨到西双版纳的景洪市仅2小时车程,到泰国清孔3小时,到金三角地区4小时,到老挝的朗勃拉邦只需5小时。亨利从曼谷如果是开车来的话,则需要16个小时。不过,他居然是骑自行车来的。 在磨憨口岸,还有大批挂着上海牌照的自驾游车队。据说,贵州的自驾游车队也曾到此一游。磨憨可是中国惟一只需落地签就可自驾出境游玩7天的口岸。这对更多的自驾游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个令人神往兴奋的消息。 续写的玉都传奇 德宏从不缺乏荣誉。 这一次,被我们所关注的德宏的领域是德宏瑞丽的珠宝行业。这个在德宏的荣誉史册中被贴上“中国玉都”标签的行业,早在公元1400年前后就声名在外。 来自史籍的记载显示,早在明朝时期,滇缅珠宝贸易通道就已形成东西两道,其中东道从勐卯(即今天的瑞丽)至南坎而下,经缅甸木邦进入孟密,直抵珠宝玉石市场。从此,这个领域的贸易延续至今。 如果要以数字来观察德宏的珠宝这个行业的发展概况,那么我们仅抽取2009年这一年的数字即可。这一年,德宏全州的珠宝玉石贸易额已接近65亿元,珠宝产业的规模站到全省的1/3。全州来自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以及本地从事珠宝经营的商户得到6000户以上,从业人员超过4万人。 这个被成为中国玉都的城市,被这样一些条件推动,并从1400多年前,将这个贸易续写至今:1、因紧邻缅甸、泰国和印度等珠宝玉石生产和消费大国,有良好的区位优势;2、德宏境内探明的储量丰富的金银、珠宝、玉石的矿藏资源,有丰富的资源支撑;3、被称为“玉石之乡”、“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东方珠宝城”、“中国玉都”、等荣誉,为这个行业在全国甚至全球提供了较高的珠宝玉石品牌;4、完整的珠宝玉石的生产和贸易体系,在国内和国际同行业有着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5、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为这个行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潜力。 而事实上,这个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仍被地方高层作出这样的规划:整个德宏州正在组织实施“珠宝文化产业百亿元公布过程”,要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全州的珠宝贸易额达到100亿元以上,并将德宏打造成海内外知名的“中国玉都”。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边疆人民在这里生活,密密的寨子紧紧相连,那瑞丽江水碧波荡漾……” ——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名字叫瑞丽。瑞丽与缅甸山水相连,《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月光下的凤尾竹》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就诞生在瑞丽。《西游记》、《孔雀公主》、《金凤花开》等影视剧在瑞丽拍摄。 “纪念碑建在这里,就把全世界华侨的心拴在了这里” ——畹町开发区干部段晓东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位于畹町森林公园,于2005年12月10日竣工落成。1939年,3200多名南洋华侨青年机工从畹町入境支援抗日战争。机工们出生入死、抢运军需,有1000多人为此献出了生命,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头顶香蕉,脚踩菠萝,摔倒一跤还能抓两把花生。” ——讲解员伍继芳 此话本为一位到德宏插过队的上海知青所言,讲解员伍继芳转述,言德宏的富饶。目前,德宏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种植基地、坚果种植基地和柠檬种植基地,并拥有全国最大的速溶咖啡生产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