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川股份:福田强力打造低碳经济先锋城区 |
来源:深圳商报 发布日期:2010-3-25
|
海川股份回收废旧塑料研发功能性沥青混凝土。昨天,记者跟随福田区领导到三家低碳示范企业调研参观,感到发展低碳经济转变增长方式正成为辖区企业的共同追求。 福田是总部经济的聚集区,更要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先锋城区。福田区委书记李平、区长张青山在调研中一再强调:福田区以学习京津沪为契机,以推进低碳经济为突破口,争当发展模式转变和争创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标兵区。福田区领导率队带着发展低碳经济的新目标下访企业,问计企业,就是要把低碳经济变成企业和社会的共识,在新一轮发展转型中抢战制高点。 海川:创立多个行业低碳标准 区领导来到海川股份公司,走进了公司的研发中心。公司负责人介绍,回收塑料用于生产沥青混凝土改性剂,科学的色彩配比让城市更节能,这些创新引起了李平和张青山的兴致和提问,公司技术人员详细解答了这种低碳工艺的原理。 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川股份)是成立于1995年的福田区总部企业,业务涉及先进工程材料、城市污水及自来水消毒技术领域,以经营高新技术产品及成套应用技术为核心业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海川股份是众多省部级课题及低碳材料研发成果践行的高科技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低碳产品的技术集成商、推广者;并且成为相关低碳产品及技术国家标准化的制订单位。 2009年海川股份回收塑料3000吨用于生产沥青混凝土改性剂,按照重新生产每吨塑料作为原料产生3.75吨二氧化碳计算,总共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万吨。 海川实业公司总裁何唯平提出,公司的低碳技术在社会推广仍有困难,主要是没有节能节水的激励政策。作为政协委员何唯平递交了提案,正在牵头成立福田区低碳经济促进会,希望区领导给予支持。 李平表示,这个提案很好。要通过协会等社会组织把辖区低碳经济的企业凝聚起来,共同推广低碳经济的新理念新成果。 李平和张青山表示,海川的低碳开发技术领先,辐射面广,从光触媒技术、到水、路、墙等系列低碳技术和产品,这是福田产业转型的创新成果。福田区委、区政府在今后政府投资工程中,要完善政策加大对辖区自主创新产品的采购力度。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推广这些低碳技术。在华强北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中要率先引进和采用这种低碳技术产品。 建立低碳发展的约束指标 此次调研深圳市中瑞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专业碳资产管理机构全程参与,从国际标准的角度为企业提供详细的调研数据,并探讨究研区内企业建立碳排放管理体系的可行性方案。 福田区辖区经济实现连续高位运行,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占比达到国际先进城市水平,为打造低碳经济先锋城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福田区将低碳发展列入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约束指标。福田区提出2010年GDP完成1790亿元,增长10.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098亿元,增长13%。与此同时要实现单位GDP建设用地、万元GDP水耗、万元GDP电耗分别下降5%。 福田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驱动效应凸显,形成了低碳排、高效益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市认定的180家总部企业中,福田区93家,占51.6%。世界500强累计落户福田75家,已投资124个法人企业,其中2009年新增11个。纳入统计监测的总部企业实现增加值630亿元,同比增长12.6%,占全区GDP比重38.9%;高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80亿元,增长16%,占全区GDP 48.1%。新增区域性金融总部11家,金融业实现增加值632亿元,增长20%,占全区GDP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