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公路建管养事业飞速发展成绩不俗 |
来源:中国公路网 发布日期:2009-12-15
|
![]() ![]()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省公路建设与养护事业飞速发展,良好的公路通行状况为全省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条件。 建国初期,我省仅有四级以下公路2783公里,基本上是砂石路面,全省有三分之二的县城不通公路,货物运输和人员往来靠的是牛马驮运和步行,省内主要干线公路为滇缅公路,通往内地的公路只有贵昆公路和昭通至四川公路两条出省通道。截止2008年年底,我省公路总里程已达203753公里,居全国首位,高等级公路达到7200多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了2512公里,居全国第七位,名列西部省区第一。 从路面情况看,1950年初云南刚解放时,全省仅有铺筑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沥青路面17公里,而到了2008年底,沥青路面已经有33526.896公里,是1950年的1972倍,另外还有水泥路面6030公里。全省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177066公里,比1978年增长了近4倍。现在全省农村公路路网已经延伸到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老区。公路网络服务水平大大提高,全省实现了县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村村(行政村)通公路。如今,以昆明为中心,贯通全省、辐射全国及周边诸国的高等级公路交通网已基本形成。4条通向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国际大通道国内段已全部实现了高等级化。 新中国成立60年,我省的公路养护事业从无到有飞速发展。从解放初期仅有的楚雄、下关、开远几个中心段发展到去年底的省管16个公路管理总段,111个公路管理段,524个养护站所(班组)。 全省16个州市成立了地方公路管理处(局),129个县市区中有128个成立了地方公路管理段,全省1342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有1215个乡镇成立了乡镇管理所。公路养护生产从最原始的手工敲石头、人工拉石碾、独轮车运输发展到今天的专业化、规范化、机械化养护,养护理念和生产模式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和飞跃。 从2003年起,我省确立了公路管养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提出了建设“通”、“平”、“美”、“绿”、“安”的公路养护生产管理理念。加大了沥青路面大中修、水毁修复工程、养护基础设施和机械设备的投入。2003年至2008年的6年间,完成沥青路面大中修2421公里,好路率得到了大幅提高,保障了国省干线公路的畅通,塑造了行业新形象。 2004年至2008年5年来,全省完成投资2.7703亿元,建设项目129个,整治危险路段干线公路及旅游公路70条6188公里。通过实施安全保障工程,减少了车辆安全事故,全面改善了公路的安全服务功能,有效提高了公路行车的安全性。全局共完成公路建设养护投资20余亿元,路网改造、国省干线公路改造、灾后公路修复工程、通乡油路工程、二级公路改建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