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石化炼油企业有望扭亏 |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日期:2009-11-12
|
| 广州日报(海通证券 邓勇)2009年11月11日讯
国家发改委日前决定,自2009年11月10日零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上调480元/吨,相当于汽油单价上调0.35元/升,柴油单价上调0.41元/升。 成品油价格上调幅度符合预期,但调价后炼油毛利仍低于上半年平均水平。此前我们预期本次成品油价格调整幅度在500元/吨左右,因而本次480元/吨的价格上调基本符合预期。经过我们的模型测算,在本次成品油价格调整后,国内炼油企业的炼油毛利有望在11月份实现盈利,从而扭转此前连续三个月的炼油亏损局面。假定11月份炼油企业的用油成本为68美元/桶,如果没有本次调价,那么11月份国内炼油企业将继续亏损,炼油业务EBIT将达到-3.01美元/桶;经过本次调价后,炼油业务EBIT有望回升至1.73美元/桶,从而扭转亏损局面。但较今年上半年4.54美元/桶的炼油毛利仍有较大幅度回落。 在炼油业务保持盈亏平衡的情况下,两大石化公司单季度EPS可达到0.20元左右。通过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家公司编制的盈利预测模型,在现有原油价格水平下(我们预计第四季度油价环比提升,预计在70美元/桶以上),即使在炼油业务不能实现上半年的高盈利,仅维持盈亏平衡的情况下,两家公司单季度的EPS仍有望达到0.20元左右。 第四季度值得关注的事项。(1)成品油调价。虽然10月份国内炼油行业仍可能亏损,但经过本次调价后,11月国内炼油行业有望扭亏。如果在今年最后两个月中国内成品油价格能跟上原油价格波动而及时调整,那么第四季度炼油行业实现盈利还是有可能的,从而对国内石化公司第四季度盈利增长提供重要支撑。(2)资产注入预期。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石化集团在海外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都存在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 维持对两家石化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在维持石化行业“中性”的投资评级的同时,对于石化行业的重点公司(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而言,这两家公司都是上下游一体化的企业。炼油业务的稳定将为公司提供稳定的利润来源,而原油价格的提升也将带动公司业绩的稳步增长,因而我们仍维持对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增持”的投资评级。
调价利好石化“双雄” 中国证券报2009年11月11日讯(记者徐效鸿) 此次成品油价格上调,对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构成明显利好。但由于炼油业务的不稳定性,两家公司业绩超预期的可能性不大,短期内难有超越大盘的表现。 提升炼油业务盈利能力 此次成品油调价幅度较大,主要考虑了前期调价不到位因素。6月30日和9月2日两次成品油价格上调幅度,相对原油价格上涨的百分比,分别为79%和59%;而7月29日和9月30日两次成品油价格下调幅度,相对原油价格下跌的百分比,分别为91%和78%。7月底的下调相对幅度较大,尤其是9月初由于国庆因素上调严重不到位,此次调价使国内成品油价格对应的国际原油价格低于国际参考油价的价差,由9月初的11.3美元/桶缩小到现在的约10美元/桶。 湘财证券分析师认为,此次调价将使炼油业务扭转8月以来的亏损状态,其中中石化受益最大。此次汽柴油价格上调480元/吨,按照中国炼厂汽柴油平均60%左右的收益率来测算,提升炼油毛利达5.7美元/桶。经过此次上调,中国石化11月炼油的毛利将上升到10美元/桶左右。分析师预计中国石化2009、2010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75元和0.89元,中国石油为0.70元和0.91元,建议买入。 海通证券分析师同样看好此次提价对两大石化巨头的影响。分析师指出,假定11月份炼油企业的用油成本为68美元/桶,调价后,炼油业务EBIT有望回升至1.73美元/桶,但较今年上半年的4.54美元/桶仍有较大幅度回落。在炼油业务保持盈亏平衡的情况下,两大石化公司四季度EPS可达到0.20元左右。两家公司都是上下游一体化的企业,炼油业务稳定及原油价格的提升将带动公司业绩的稳步增长,维持对其“增持”的投资评级。 业绩难有超预期表现 申银万国分析师判断,年内在通胀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原油均价在80美元以下,国内成品油调价应还无需担心。但近期随着美元指数持续走低,国际油价向上突破80美元/桶的可能性逐步增大,而且随着明年基数的调整,预计发改委对通胀的忧虑也会逐步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炼油业务的不确定性将逐步增强。分析师表示,尽管此次提价对中国石化的正面影响最大,其估值也相对更低,但因为受炼油业务不确定性的影响更大一些,随着国际原油价格走高,预计其估值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因此目前在投资选择上建议关注偏于上游的中国石油和中海油服。 国信证券分析师指出,不考虑成本因素,预计此次调价将提升中石化EBIT40亿元,中石油28亿元,对应业绩增长为0.04元/股和0.012元/股。对中石油和中石化来说,此次调价对炼油业务盈利能力的改善十分明显,但是两家公司业绩超预期的可能性仍然较小,预计全年业绩将在0.78元/股和0.7元/股。中石化的估值优势明显,但炼油业务不确定性仍然存在,短期内在没有油气资产注入的情况下,仍然难以有超越大盘的表现。
两大石油集团炼油扭亏迎来及时雨 每日经济新闻2009年11月11日讯(记者喻春来发自北京) 中石化有关人士昨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9月份公司炼油业务已出现亏损,上调油价对于扭亏很及时。 据测算,调价后,11月加工大庆原油的炼厂炼油毛利约为80元/吨的盈利,加工进口阿曼原油的炼厂将有230元/吨的利润。 国信证券石化行业的分析师严蓓娜说道:“不考虑成本因素预计此次调价将提升中石化息税前利润40亿,中石油28亿,对应业绩增长为0.04元/股和0.012元/股。” 严蓓娜称,处于半市场化的调价政策,对企业、政府、消费者各方来说都不够满意。要让成品油定价机制解套,就需要形成“供需-价格”之间的弹性关联。
成品油涨价 炼油业利润回升 证券时报2009年11月11日讯(国金证券 刘波) 事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自11月10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480元,此次涨价折合每升汽油0.36元、柴油0.41元。 评析:截至到上周五,三个产油地原油加权均价比上一个提价日上涨了10.72%。政府为了保护国内经济增长,改善下游行业补贴措施,成品油提价一直延迟到昨日。如果近期不上调成品油价格,那么国内炼油企业盈利将大幅下降。 本次汽柴油价格上调480元/吨,全年静态测算,将增厚中国石化业绩0.365元、中国石油0.149元,中国石化对调价更为敏感。而在不考虑特别收益金的情况下,原油价格上涨10美元/桶,中国石油业绩增厚0.22元、中国石化增厚0.17元。如果炼油毛利锁定,油价上调对中国石油更有利。 实际上,10月底就已经触发了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当时22日移动平均价格上涨达到4.56%。发改委延后调价,一方面为了缓和供需双方的矛盾,另一方面,仍选择让炼油公司做出部分“牺牲”,满足国家控制通胀的要求;但更可能是给市场一个提醒,成品油调价没有固定时间,延后调价,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市场囤油的现象。 不过,本次调价,也可能会助长向境内走私油品的现象。截至11月5日,不考虑时差情况下,新加坡进口汽油完税价比上海市场零售价低约800元/吨,而柴油进口完税价比上海零售市场低约450元/吨,加之本次上调480元/吨,如果原油价格持续上涨或持平,走私成品油有利润可图。 四季度石油化工板块我们仍重点推荐中国石化,全年业绩仍有望达到每股收益0.83元,而且存在集团原油资源注入的预期,同时具备业绩和题材机会。现在我们唯一担心的是,今年二季度业绩太好,反而招致外界一些抨击,四季度如果同样业绩较好,可能会招致政府针对炼油政策的再次约束,如延缓上调时间、削减上调幅度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