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公路建设三年决战创新设计纪实

  进入十月以来,随着哈尔滨绕城高速东北段、双佳高速、齐讷高速等公路相继交工通车,“设计是工程的灵魂”得到了最好的诠释:驱车行驶在路面上,路线配合地形良好,路基断面布置灵活,边坡处理自然和谐,隧道洞口自然生动,整体视野开阔舒适美观。   

  三年决战的号角吹响后,省公路设计院创新设计理念,组织省内外500名勘察设计专业人员,超常规开展外业勘测和内业设计工作。经过11个月的昼夜奋战,在2009年4月份工程全面开工前,28个新建重点项目工可研、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共270多万张图纸全部编制完成,用不到一年时间完成了以往三年的工作量。他们用坚强的意志和手中的笔,描绘出崭新的时代高峰。  

   多个“第一次”   

  三年规划项目的设计,分离式路基、隐形排水沟、景观休息区、集聚式服务区设计等在黑龙江省是第一次应用。此外还首次采用土质隧道支护参数设计、保温设计、防排水设计,目前《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在这一方面还是空白。首次在省内采用了Superpave技术,包括胶结料规范、混合料设计体系和分析方法,克服交通量增加,重载车多等不利因素。第一次提出采用冻土以桥带路方案,在国内首次开展了CFG桩处理冻土的试验、研究工作;首次使用了自主研发的桥位设计计算系统黑龙江2.0版,合理地确定桥涵的长度和高度,降低工程造价,并保证桥涵构造物的安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他们还注重用实用工艺提升整体工程质量。采用防脱空高聚物路面注浆工艺,多锤头打碎旧路面工艺,路面防反射应力吸收层等工艺提高施工质量。严格控制桥面铺装钢筋网和桥面铺装层混凝土的施工工艺,重点解决桥面铺装不规则裂缝、坑槽等病害。预制梁采用集中生产,工厂化作业,减少简单重复性工作,提高施工效率。为防治路面车辙病害,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参考美国夏普“骨架密实”结构,矿料级配曲线采用性能优良的“S”型曲线。这种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已经步入国内一流行列。   

  用新材料提升高速公路品质。哈大项目首次在沥青面层采用石料生产机制砂代替中粗砂,增加了路面稳定性;在京加公路齐齐哈尔至泰来段嫩江特大桥及南北引桥中全面使用了圆塔形锚垫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讷河到嫩江项目中,在分离立交引道及互通立交的匝道上,以金属波纹管涵洞代替了钢筋混凝土管涵等等。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