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举办“道路沥青路面设计与沥青再生、建设理念及沥青路面病害防治新工艺新技术成果交流研讨会”的通知 |
来源: 发布日期:2009-11-4
|
各有关单位: 为适应我国道路发展和道路建设的需要,提高沥青路面工程的技术水平和设计质量,保证沥青路面工程安全、可靠、耐久,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另外沥青路面设计及沥青再生应符合国家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规定,使用节能降耗型沥青路面设计和积极应用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技术。 沥青路面的设计、沥青再生技术的应用能节约大量的原材料,降低路面旧料废弃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工程造价节省大量建设资金,对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对我国城市建设都有重大意义。随着沥青路面再生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将在以后的道路建设、养护工程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为提高我国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水平,保证公路交通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探讨与交流沥青路面路面设计、再生技术、施工和管理水平,推动公路设计、养护、管理向科学化、专业化、机械化、节约化方向发展,我单位决定举办“道路沥青路面设计与沥青再生、建设理念及沥青路面病害防治新工艺新技术成果交流研讨会”。请各单位接此通知后,积极组织本地区、本系统相关人员报名参加学习,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交流研讨内容 1、沥青路面设计 (1) 沥青面层类型与材料; (2)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3)新建路面结构设计指标与要求; (4)新建路面结构层的计算; (5)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 (6)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贯入式、沥青表面处治材料规格和用量; (7)沥青路面设计参数参考值; (8)沥青路面的全寿命设计理念与成本分析; 2.沥青路面再生 (1)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历史、现状与展望、研究概况及发展应用; (2)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在城市道路的适用性; (3)沥青路面再生技术验收评定标准; (4)沥青路面的回收、处理及试验方法与沥青路面修复方案; (5)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的特点、施工工艺及工程实例; (6)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 (7)沥青的改性技术与再生技术; (8)沥青路面再生利用关键技术与设备,机械设备标定及操作要领; 3.沥青路面建设与防治; (1)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机理分析; (2)防治沥青路面破坏处治技术; (3)(钢)桥面沥青混合料铺装技术; (4)国内外沥青及其混合料的评价指标和技术标准; (5)沥青路面的检测、养护及其应用的关联技术; (6)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二、会议地点及地点 三、拟邀专家 黄颂昌 :交通部公路院副总工。 孟书涛 : 交通部公路院道桥部副主任、国家道路及桥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 郝培文: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副院长。 孙立军: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院长。 黄卫东: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系副教授,硕导。 张起森: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沙理工大学博导、交通部重点试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美国沥青路面专家协会(AAPT)高级会员。 贾 渝: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四、参会对象 1.各地方交通厅(局)、公路局、市政局、高速公路管理局、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高速公路集团(公司)、公路养护段(站)等单位的领导及相关技术人员; 2.各地方道路物资供应公司、设计院(所)、科研院(所)、监理公司、质检站、施工企业、市政公司、高等院校等单位领导及技术人员; 3.各地方公路专业化养护及管理公司等单位的领导及相关技术人员; 4.国内外公路实验、检测设备、养护产品、养护设备的生产商及供应商; 五、论文征集 本次会议征集沥青路面设计及再生技术与养护技术论文,收录的论文将编辑成《论文集》,并在会上及业内发放。优秀论文可择优在专业刊物发表。在请附简明摘要及关键字,于2009年10月12日前以word格式发至会议筹备处。欢迎踊跃投稿。 六、产品推介 有需要在会场布置展板、展台的单位,请在10月16日前与会议筹备处联系。会议将为参会代表提供适当发言机会,由会议筹备处统筹安排,欢迎报名。 七、费用及报名方法 会务费1580元/人(含组织管理费、专家费、会议期间场地费),资料费实收,食宿及会后活动统一安排,自愿参加,费用自理,详情请电话咨询。 报名咨询电 话:010- 52571540 52571541 传 真:010- 52571542 电子信箱:WANGWEIHQ2003@YAHOO.COM.CN 联 系 人: 王 伟 会议筹备处在收到报名表后,将于会议召开前5个工作日发出报到通知书,告知报到具体事宜,请留意查收,并按通知事项报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