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景德镇市两年筹资6千万 修建公路百公里

  近日,以江西锦溪水泥有限责任公司150万元和乐平矿务局100万元资金分别汇入景德镇市公路管理局公路改建项目部的账户为标志,景德镇市黄泥头至涌山14公里改造项目顺利开工建设,拉开了景德镇市公路改善工程的序幕,紧接着景德镇市乐平回源至张家桥12.48公里改造项目、景湖线石岭至鄱阳分水岭11.37公里改造项目、浮梁东港至三龙19公里养护大中修项目、浮梁景蛟线周家港大桥兴建项目、虎景线第2期19公里公路改造项目、虎景线绕南一桥和绕南二桥危桥改造项目、韩家渡大桥危桥改建项目等一系列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再次掀起了新一轮“四方联动”搞好公路养护大中修热潮,这是景德镇市公路管理局继2008年之后又一次呈现出的公路建设和养护大中修的火爆场景。

  景德镇市公路管理局管养公路767.11公里,前些年,由于资金严重紧缺,公路超期服役现象非常严重,加上交通量剧增和超载车辆日益增多,造成大部分公路路况损坏十分严重,大面积路段路基变形、路面返砂、坑槽不断,公路残破不堪,养护压力不断加大。沿线人民群众和过往司乘人员怨声载道,这些公路损毁后得不到及时修复,对人民群众安全出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前两年因为个别路段路难行问题,曾发生100多名群众集体到市政府上访的事情。

  2007年7月,马翔同志担任市公路局党委书记、局长后,面对如此窘境,他带领公路一班人,迎难而上,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通过创新工作思路,认真破解公路养护大中修和改建资金难的问题,采取市、县、乡和企业“四方联动”的新方式,拓展养护大中修融资新渠道,形成了全社会共同搞好公路养护大中修建设的新局面。在全局全年正常可使用经费3000万元的情况下,2008年和2009年两年共筹措资金6000余万元,对全局16余条线路20个路段119公里公路进行公路改建和养护大中修,公路修复力度之大、速度之快创历史之最,较好的提升了公路安全舒适的通行能力,有效地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受到当地群众的普遍称赞。浮梁县江村乡党委和政府代表该乡1万余名村民专程到市公路局送来牌匾表示谢意,乐平市乐港镇党委和政府专程送来锦旗表达对市公路局的衷心感谢,二炮部队官兵送来“支援战备,保障畅通”的锦旗以示感谢。

  “四方联动”就是市政府、县(市)区政府、乡政府、公路沿线相关企业联合起来,充分调动公路沿线乡镇和受益企业,帮助公路部门有效筹集公路养护大中修资金,促进公路建养大发展,这种做法,得到景德镇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赞誉,也得到了省公路局曹先阳局长充分肯定,曹局长亲自率领省公路局一班人专程到景德镇调研,总结经验,并把它称之为“景德镇模式”,它解决了全省公路系统各地市普遍存在的公路养护资金紧缺共性问题,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省公路局专门拟文要求全省各地市公路部门学习景德镇经验。纵观景德镇市公路局两年来“四方联动”主要做法,其成功之处在于:

  政府重视,赢得经费使用主动权

  景德镇市公路局现有职工1300余人,全年可使用经费约3000万元,除保障基本的人头工资经费外,所剩无几。以前公路部门要修那一条路,要改那座桥,都是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即公路局提出项目,财政局审查项目,政府批准项目,全年的工作无法编制计划,无法统筹,工作十分被动。针对这种情况,景德镇市公路局对一年所支出的项目编制计划,然后同财政局会商,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年初列出计划报市财政局备案,请市领导一年召开一次协调会一揽子给予解决,从此,市公路局就有了养护经费的主动权和支配权,为全年公路建设和养护大中修全面启动提供了自筹资金的保障。如今的市公路局,人还是这些人,钱还是这么多钱,事还是这么多事,市公路局在既没有增加贷款,又没有向群众摊派的情况下,创新思路,转变观念,走出了一条四方联动、多方筹资搞好公路建设和养护大中修的新路子,事实证明这条路越走越宽敞,越走越亮堂,走出了公路人的一片新天地。

  多方支持,闯出资金筹措新路子

  “万事开头难”,筹资修路经费不是个小数目,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甚至几千万,要想人家心甘情愿拿出这么钱来支持公路建设不是件容易的事。2008年,市公路局在资金相当紧缺的情况下,主动从公路养护资金中挤出800万元来抛砖引玉,起“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采取公路部门安排一点,受益的县(市、区)、乡(镇)政府和企业自筹或赞助一点的办法来解决1300万元配套资金。市公路局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找准了群众反映最强烈浮梁“东三线”(即百余名群众集体到市政府上访的线路)路难行问题,主动与浮梁县领导取得联系,抓住县政府也想急于解决这个难题的有利时机,最终达成与县市区政府共同出资修复损毁公路的共识,浮梁县一次性打入资金70万元汇到市公路局账上,东三线16公里大中修很快开工建设并于2008年10月完工,剩下的19公里正在紧张的施工之中,2009年10月份可全线竣工。

  尝到了筹措第一笔资金的甜头,景德镇市公路局按照先易后难的办法,逐个项目抓落实。在双杨线(景德镇市焦化集团责任有限公司)路段的改造问题上,景德镇市焦化集团公司是全国知名大型企业,经济实力雄厚,市公路局抓住该公司急于对双杨线进行改造的愿望,主动上门联系,很快达成共同出资220万元修复该路段的共识,焦化集团公司在较短时间内将100万元汇入公路部门账上,公路部门的配套资金120万元随即拨付至施工项目部,该路段在2008年10月1日提前保质保量完工。

  由于工作扎实到位,筹资修路工作得到全面发展,形成了依靠政府和企业力量、全社会重视公路养护工作的好局面。全市形成了哪个县市区资金到位快、哪个乡镇资金到位快、哪个企业资金到位快,公路部门的配套资金就到得快,哪条损毁公路就修复得快的良好局面,全市形成了大干快上、齐抓共管养护大中修的热潮。市政府、县市区政府、乡政府、企业四方联动,为2008年全市养护大中修工作全面实施取得了行动上的保障,也为2009年公路改建和养护大中修全面启动奠定了基础。

  2008年,共投入经费2389.75万元,其中地方政府投入资金1150万元,占48.12%;企业投入资金181万元,占7.57%),市公路局投入1058.75万元,占44.3%。总计完成东三线等12条线路15个项目计43.19公里养护大中修任务,在资金略微宽裕的情况下,市公路局还投入经费415.42万元,完成了亭岭下桥等4座危桥的改造,投入经费136万元,完成了景潘线等6条线路29.7公里安保任务。

  2009年,共投入经费3674万元, 其中地方政府投入2340万元(市政府投入490万元、县政府投入1850元),占63.7%,企业投入250万元,占6.8%,市公路局投入1084万元,占29.5%。地方政府和企业配套资金建设的项目分别是:浮梁县政府全额投资1800余万元对虎景线二期工程19公里公路进行改建,现已全线通车;浮梁县政府投入50万元与上级配套资金对虎景线绕南一桥和绕南二桥进行加固维修;江西锦溪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投入150万元、乐平矿务局100万元与上级配套资金对黄涌线14公里公路进行改造;市公路局投入858万元对东三线二期工程19公里公路进行大中修;市政府投入490万元、市公路局投入226万元与上级配套资金对景湖线11.37公里、田乐线12.48公里进行改建和兴建景蛟线周家港大桥,全局5条线路75.85公里公路实施改建和养护大中修,这些项目今年10月前后将全部竣工,届时,景德镇市公路面貌将焕然一新。

  真抓实干,打造瓷都公路新局面由于各级政府全力支持,相关企业的慷慨解囊相助,筹措的公路建养资金到位十分顺利。市公路局十分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资金,为了确保养护大中修工程质量,市公路局采取多项举措,把好四个关口,加强管理。

  一是严把施工队伍关。市公路局请求市政府拟文下发了所有养护大中修项目,一律由专业施工队伍建设,不得对外发包,更不能非法转包的文件。从源头上排除了非专业队伍施工的可能。

  二是严把材料质量关。施工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好坏。在养护大中修工程实施过程中,市公路局实行了材料购买招标制度,以较低的市场价购买较好的材料,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坚决不予进场。

  三是严把质量管理关。为确保工程质量,市公路局引进了风险金机制,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均交纳了工程质量保证金,工程竣工验收为优质工程的,风险金双倍返还;验收为不合格工程的,风险金全额扣除,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是把好施工进度关。市公路局把沿线群众早日修好公路的迫切愿望,当作搞好养护大中修的动力。在双杨线焦化厂路段施工期间,恰遇景德镇市国际陶瓷博览会召开,装运沥青混合料的大货车被禁止通行,运料车辆绕道十几公里,职工们加班加点,日夜奋战在养护大中修施工第一线,以最快的速度,全面完成了施工目标任务。俗话说“路是人走出来的”,景德镇公路人,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以诚实的劳动赢得了市领导的信任,以为民分忧破解百姓行路难的实际行动,打动了各级政府和企业,走出了一条“打破养护资金瓶颈、筹措养护大中修资金”的新路子。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