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谁共赢?-访正中路科董事长杨遗良

   文/《中国公路》记者  王明辉  高虹

    一直觉得医生这个职业不错,如果不考虑医改中的种种问题以及个别医生行为品行的话,这是一个既能养家糊口,又能最大限度地接近“神圣”的职业。而2007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经济年度人物评选,让某环保科技公司32岁的总裁荣耀上榜,忽然发觉,如果在发展的同时,能够公益我们生存的地球,也是渗透着博爱与美好。
    公路交通领域也有这样一个企业,将环保理念贯穿于生产经营过程当中,并在诞生近两年的时间里飞速发展,成功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它便是四川正中路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中路科”)。4月14日,在“第十届全国路面材料循环利用技术现场交流会”召开的前一天,记者在成都的会议举办地采访了正中路科董事长杨遗良。在此之前曾与他有过短暂的接触,但当我们这次真的静下心来详谈的时候,领略到了他更宽的视野,更足的信心,更重的责任和更热切的呼吁,并且发现,正中路科这个公司的魅力所在,远不只是环保。

致力环保

    目前中国每年的机动车保有量增速迅猛,机动化水平显著提高,已经成为令世界各大汽车厂商眼睛发亮的广阔市场,购买能力和进一步增长的潜力独步全球。但汽车在带给人们生产效率、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也消耗了资源、产生了废气,并产生了数量庞大的废旧轮胎。
    面对我国每年产生的数以亿记的废旧轮胎,大力促进回收再利用,已经成为我国节约橡胶资源、保护环境、建立资源循环型社会的重大举措。在新兴发展中国家,各种事物更新速度快、产业商机多,我们听到了太多把发达国家的成熟商业产品搬到中国来就生根发财的故事,当然,也有一些水土不服的。
橡胶沥青来了!这个在国外已经拥有几十年应用历史的成熟产品,在中国正在经历研究探索与开拓前行的过程。
    杨遗良对橡胶沥青未来在中国的发展充满了信心,认为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并把“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这样的政策导向和发展优势,当然也有重重的阻力。目前橡胶沥青产业在中国仍处于发展的初期,虽然一些地方制定了相关标准,但是国家标准仍处于空白状态,这样的状况有人欢喜有人心急。橡胶沥青在中国市场目前出现了很多技术流派,在产品质量上存在巨大差异,这也正是杨遗良的忧虑所在,他认为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橡胶沥青在工程中的使用处于起步阶段,如果一些产品在试用过程中失败,将严重打击工程中使用橡胶沥青的积极性,对整个产业造成严重的影响。杨遗良盼望制订标准的心情非常急切,他希望看到用标准设置的门槛,将劣质的产品挡在市场之外,规范市场秩序,让有利于环保的产业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也表示愿意并正在努力促进这方面的工作。
    杨遗良说,正中路科所专注的橡胶沥青事业既处在公路行业,也是环保行业,是非常完美的把两者接合在了一起。环保和建设是相互相依的关系,统一而不可分割,杨遗良认为只有把这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企业长远的发展。

撬动行业
   
    新时代需要新思路。正中路科在成立之初便引入了更加先进的现代企业发展模式,不拘泥于传统的赢利再投入的方式,只要开始就要迅速做强做大。杨遗良在正中路科的网页上致辞到:“希望应用资本的杠杆来撬动行业的发展,实现节能环保产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正中路科正是通过风险资本的引入,为正中路科的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血液”。
    引入风投资金是正中路科发展的重要战略,从公司成立之初就已经制订,而且执行得非常有效,在公司成立三个月时就获得了第一期资金2000万,目前他们正在着手第二期资金的引入工作。企业成立时间不长,    如果依靠企业原始集累后再来发展,那显然不能适应现在企业的发展步伐,所以必须通过引入资本方式来支持发展。
    相比风投公司青睐的IT行业,进行路面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仿佛显得保守了些。风险投资对于一个公司的考察异常严格,它投资的目的就是赢利,不用说赔钱,就是赚钱慢的项目,他们也不会轻易考虑。他们又看中正中路科的什么地方?
    杨遗良说:“我想投资公司看重正中路科的两点吧:一是环保的道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正中路科优秀的团队。他们投资了正中路科,当然期待着回报的,我想正中路科不会让他们失望。”在公司成立之初,杨遗良就设定了5年上市的目标,但是企业经营的现状,让他不得不调整计划时间表。“肯定要提前!”杨遗良对此充满信心,公司近两年来的良好经营与快速发展,让上市的事情有可能大幅提前。

同舟共济
 
    公司成立两年,在橡胶沥青产业的品牌已经树立。杨遗良对于“品牌”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品牌是企业生命的一种体现,也是企业价值的体现。”品牌建设是一个复杂而慢长的过程,也是企业良性发展的见证,在整个企业的运营中涉及到的面也非常广,杨遗良用一句话来总结:“品牌建设工作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每个员工、每个工作细节都投于其中。”现在他们的目标就是把“正中路科”这个品牌树立成中国的道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知名品牌,为中国道路服务,乃至为全球道路服务。
    正中路科成立于2007年6月,马上就要到两周年的纪念了,回顾起这两年间走过的日子,杨遗良心中别有一翻滋味。杨遗良没有忘记团队成员与他同舟共济的日子,也见证了所有团队成员的艰辛付出,在他眼里,这些人才是正中路科真正的主人,因为企业的发展跟他们的努力与付出密不可分。按照公司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两年来工作进展是比较顺利的,但“任重而道远”这句话仍在时时提醒着他们不能有些许懈怠,虽然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后面的路还很长,需要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向着目标大步前进。
    杨遗良有干练帅气的外表,不过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是这个因素,倒是他强烈的责任感,散发着强烈的公司领头人气质和十足的男人味。运营公司两年来的种种磨砺,杨遗良觉得自己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唯一的感觉就是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了。面对着公司近百名员工的工作、生活、发展,以及他们背后几百个家属,都与正中路科这个平台的发展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杨遗良说:“一想到这些就感觉自已的责任有多么重大,不管多累多苦,我都要带着他们一直往前走,直到光明的彼岸。”
    地震后,正中路科身为灾区企业,身为交通行业的一员,积极地投入到了灾后恢复重建的工作中。在都江堰的聚青路,这条重灾区聚缘镇通往青城山的10公里的主要旅游通道,目前正紧张的施工中,预计在8月份能够通车,此道的打通对拉动青城山的旅游有极大帮助。另外,成都龙泉驿区的四条大道也正在改造中,老成渝路、北干道已经完工,成龙大道和成洛大道也在准备开工中。对于能够参与到这些工程中,杨遗良带领的正中路科团队始终怀着责无旁贷的心情,尽心尽力地将自己的工作用最高标准完成,将为灾区交通作贡献,融入自身的使命。

专业、专注

    在路面材料领域的创新中,企业扮演的角色是强有力的推动者和执行者。企业想要求生存和谋发展,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创新,才能迎来机会。同时,这些最终创新成果的应用,也必须依靠企业来推动和执行。
    “开拓创新、团结高效、诚信务实、科技报国”是正中路科的企业精神,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的精神更体现在了管理、营运、规划等各个方面。他们期望着能利用较短的时间打造一个有竞争力的一流企业。杨遗良表示,企业存在的价值是对社会有贡献,所以最终目标是希望能报效祖国,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
    正中路科目前是以橡胶沥青为核心,整合了上游(原材料)、中游(应用技术)、下游(应用设备)的产业链。他们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设备,并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为企业后续的规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专业源于专注,正中路科能提供丰富的成套橡胶沥青应用方案。为了保证原材料(橡胶粉)的质量和数量,正中路科在全国分区域设立了多个OEM的订点加工厂,完全服务于正中路科的生产需要。
    正中路科的目标定位为全国市场,为了更好地推广产品与提供服务,他们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五大销售区域,子公司都设立在这些区域内。对于子公司的设立原则,杨遗良介绍说:主要是服务于市场需要,只要条件成熟就会建立一个,只要有地区使用了我们的产品,我们就可以保证我们优质的服务。正中路科马上就要在河北、湖北、上海等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未来,在形成全国的营销网络构建以后,正中路科将会把重心转到产品链的拓展上,坚持科技创新,为发展奠定基础,丰富产品线。
“责任至上,诚信为本!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是杨遗良面对未来的发展理念,他说,我们每位员工都有自已的责任,同样,企业对社会也有自已的责任,在员工尽到责任的同时企业也实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
    这就是一个成长两年的正中路科,这就是这个团队的带头人杨遗良的所思所想。如果正中路科能够发展得更好,那么杨遗良赢了,他的团队赢了,行业赢了,未来赢了!
(更多信息,请点击www.sc-zz.com)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