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期货难以在国内上市

  6月2日,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于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提出将有序推进原油期货上市。此番言论引发市场热议,但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成品油价格的非市场化,原油期货短期内在国内推出的条件并不成熟。

  原油期货是目前世界上成交量最大的商品期货品种,同时其又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商品,内涵众多金融因素和政治因素,重要意义可想而知。在国内来说,垂涎这块“肥肉”并不止上海一家。

  早在2008年3月份,深圳市四届人大常委会曾提交《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发展促进条例(草案)》审议,该草案提出,加强与香港各方面合作,谋求深圳更大发展。在金融合作部分条例中明确表示,加强深港两地在商品期货、金融期货等合作,探索共同设立石油等大宗商品期货交易所。当然此事之后并无音讯,无果而终。

  北京中期高级分析师李哲表示,上海推进原油期货上市工作,可能是基于上市条件的相对成熟。随着国内原油战略储备的逐步完善,已初步具备抵御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的能力,而且国家的第二批战略储备库仍在进行中,此能力有望进一步提高。

  上期所能源化工部人士也向媒体披露,上期所一直在努力申请上市石油期货,包括制度建设等筹备工作也早已准备完毕,目前只待相关部门的批准。该人士表示,如果(有关部门)批准明天上市石油期货,上期所立马就能上市该品种,而且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亦希望上期所能够上市石油期货。

  但国内是否具备原油期货上市的所有条件呢?从常识来看,作为一个期货交易品种,其必须由市场定价。目前国内石油化工行业高度集中,成品油价格也由发改委亲自制定。原油如果作为期货品种上市,其价格必然由市场来做决定,其终端产品的定价机制必然也要相应做出改变。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已喊数年,但目前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其改革难度可想而知。由此可以推断,原油期货短期内上市的可能性很小。另外,国内相关大型企业也很难甘心把手里的价格垄断权交与市场,其中的一番利益博弈可能又将是漫长的。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