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运市场垄断加上缺乏政策支持,台湾沥青竞争力或难以维持

尽管2009年开始两岸实施直航,但各种规则反而使沥青船运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并推高了运费。而随着韩国、东南亚沥青关税优惠陆续执行,台湾沥青并没有受益于两岸经贸往来深入所带来的利好,业内担心未来台湾沥青的竞争力会有所下降。

据了解,实施两岸直航之后,大陆到台湾的航线成为内陆航线,只有挂中国国旗或者台湾旗的沥青船才可以营运,但目前中国国内只有中远南方和长江油运两家以经营远洋运输为主的国企具备了营运资格,而台湾岛沥青船资源非常稀少,其他外籍油轮基本不能经营,造成了市场上可选择运力较以往大大减少。 

而有中国进口商表示,除了政策之外,目前经营两岸航线的沥青船要经两岸相关部门的共同批准,这使准入门槛进一步提高。某台湾的贸易商甚至表示,目前只有中远南方的“澎湖湾”达到要求,其他船只都要通过转单到大陆市场,但来自中远南方的高层否认了此说法,“我们旗下大部分的沥青船都可以营运中国到大陆的航线”,该人士表示。 

几家大玩家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台湾至大陆航线的运费,据C1了解,目前台湾至长三角沿海港口的运费在33-35美元/吨左右,涨幅接近30%,高于其他航线的涨幅。 

除了运费之外,台湾沥青在政策层面的利好预期也迟迟得不到实现,国内某进口商甚至用“被政策边缘化”来形容台湾沥青的尴尬局面,因为继东南亚沥青零关税之后,韩国沥青的关税也即将享受优惠,但台湾沥青依然维持8%的关税,“政策层面的东西是不可预估的,但没有关税优惠,加上运费的高估,间接使台湾沥青成为成本最高的进口沥青品种,长期下去,台湾沥青的竞争力必然会被削弱”,华南某进口商表示。 
针对台湾沥青目前的尴尬局面,业内传闻相关方面已经通过政府高层申请台湾出口到中国的沥青能够享受关税优惠甚至是免关税,而某台湾炼厂的人士也确认通过政府申请包括航运、关税等的优惠,但何时能够实现目前依然不确定。 

一直以来,凭借优良的品质和地缘优势,台湾一直是仅次于韩国的国内第二大进口沥青来源地,但2008年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台湾沥青的市场份额急剧下跌,全年对中国大陆的贸易量只有13万吨左右,同比大幅下跌69%。不过从2009年三月份开始出口量有所反弹,预计3月和4月的出口量均在4万吨左右。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