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石化企业成湖南循环经济主体
从日前闭幕的湖南省石化行业循环经济现场会上了解到,该省将石油和化工企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责任主体和重要战场,使石化行业进入了循环经济的轨道。据了解,湖南省被列入国家和省循环经济示范试点的30家单位中,石化企业有7家,在该省“百家企业节能行动”中,涉及石化企业39家。长期以来,湖南省石化行业在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综合利用“三废”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行业“三废”综合利用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其中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300余吨,利用率达75%以上。特别是近年来,湖南省石化行业开发和推广了一大批节约资源、降低污染的新技术、新工艺’,并向国家、省推荐了132个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先进技术和10多项循环经济支撑技术。比如,在烧碱行业推广利用离子膜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烧碱蒸汽消耗卞降70%以上,并且彻底消除了汞;铅、石棉、沥青等污染;在电石行业全部采用密闭式电石炉技术,极大地降低了能耗,保护了环境。
    
目前,湖南省许多化工企业从实际出发,将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纳入发展规划,确定了资源循环利用的思路,初步形成了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如株洲兴隆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白炭黑吨产综合能耗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中盐株化集团研发成功了电石渣制水泥工艺路线,电石渣完全代替石灰石,并可节煤25%以上;中石化巴陵公司利用气动液动混合雾化法开发回收熔融物中碳酸钠技术,每年回收碳酸钠1.4万吨,实现了皂化废碱处理装置废水零排放。湖南石化行业提出,力争到“十一五”末,万元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0%,万元GDP耗水下降3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0%。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