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沥青价格大幅追跌,但仍有较多价格泡沫待挤出 |
来源: 发布日期:2008-11-18
|
11月初以来,包括国内和台湾炼厂都先后报出了较低的沥青价格,但市场对未来价格的走势依然存在分歧,部分炼厂认为短期内部分地区的沥青价格还有支撑,但在买家层面,大多数的贸易商却认为价格应该以更快的速度回落才符合之前的预期。分析认为,相对目前国内外燃料油的价格,沥青价格仍然严重高估,仍有较多价格“泡沫”待挤出。 本轮原油价格下跌的同时,沥青跌幅却远远滞后。根据估价,自从9月26日华东国产重交与华东国产沥青250燃料油价格持平后,沥青便表现出了较强的抗跌性质,自从10月15日至今,沥青与燃料油的价差一直维持在700-900元/吨左右。在国际市场这种情形也十分类似,目前最低的中国台湾沥青价格,与新加坡燃料油的差价也超过60美元/吨。而这一情况十分罕见,因为据历史数据显示,在以往的每年四季度,国内沥青价格通常要比燃料油价格低的多。以2007年为例,2007年的11-12月份,国内沥青和燃料油两者的价差则在-300元至70元/吨的负差价,而国际市场沥青价格也通常保持负差价。 依照以往的经验看,进入四季度,尤其是11-12月份,中国沥青价格往往要比燃料油价格低100-300元/吨,而当前700-900元/吨的正差价,只能说明要么沥青价格被严重高估,要么是燃料油价格被低估。单从原油价格的跌幅来看,明显是前一结论更加令人信服。对此,一些沥青的卖家已经有所行动,先是中国台湾CPC沥青招标价格大幅下跌,后是东北和西北部分炼厂本周更是初步确定了2500元/吨的重交沥青出厂成交价,价格都有明显的降幅,都在试探更为合理的市场价位。不过在更多“泡沫”尚未被挤出之前,预计国内需求难以复苏。因为横向比较而言,降价后2500元/吨的沥青价格依然高于燃料油的价格,并不符合买家心目中所谓的冬储价的定义。目前基本可以确定2500元/吨以下的价格才会进行冬储。不过也有相反的因素。根据调查,目前除了不能施工的北方高纬度地区之外,各地都有不少零星的收尾工程支撑,部分炼厂的出货甚至出现了增长势头,短期内预计对沥青价格还有一定的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