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路养护用上“时代列车” |
来源: 发布日期:2008-11-6
|
近日,在浙江嘉海公路海宁段2.3公里的路面上,一台全长100多米、四节车厢组成的“时代列车”正缓缓驶动,前两节“车厢”将旧路面变热变软,后两节“车厢”将变软路面掀起、聚拢、搅拌、再生,并重新摊铺在路上,一分钟翻新路面达4米至6米,机车开过之处,坑洼不平的旧路面变成了平整结实的新沥青路面。 据悉,这部“时代列车”是海宁市交通投资集团采购的新式公路养护设备,也是全省首家利用国际最先进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设备进行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去年11月,“时代列车”作为国家“863”计划项目研发的新产品,在01省道海宁丁桥段3.8公里路面进行了试验推广。据统计,通过机组式联合作业,该技术每天可再生7200米至12000米的沥青路面,节省30%的燃油消耗,避免了大量的废旧沥青混合料污染环境,极大地提高养护作业效率,使路面沥青成为可持续利用的原料。与传统维修方法相比,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施工应用时不封闭交通,工期缩短2/3,节省成本60%以上,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浙江省公路局相关人士介绍,通过对公路行业路面热再生技术设备多年跟踪和实践工程比较,就地再生列车具有以下主要技术优点:一是加热方式先进,以柴油为燃料,采取热风循环加热技术,安全性高、加热均匀、便于控制。二是节约资源、缩短工期,原有路面材料可100%再生利用,节省35%的成本和50%的施工周期;三是拌和均匀、质量可靠,设备可调节混合料的级配和油石比,再生后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指标都能达到同等级路面用沥青混凝土的各项技术要求,施工后路面的标高基本不增加。 “时代列车”设备技术属复拌型就地热再生,即用就地热再生机组将路面加热、翻松,添加再生剂、新沥青混合料,然后重新搅拌再摊铺、压实。它由2台加热机、1台加热铣刨机、1台加热复拌机组成,摊铺机、压路机、自卸车为必备的辅助设备,施工时共同编组进行连续作业。就地热再生技术主要有以下特点和优势:一是环保,沥青混合料资源再生利用,减少了新料开采使用,避免了旧料堆弃污染;二是经济,就地热再生100%利用旧料,养护费用明显降低;三是交通干扰小,就地热再生施工快速,施工结束待路面冷却后后可立即通车,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交通的影响;四是技术优势,有利于沥青路面层间连接,可以大部分恢复沥青的性能和沥青路面的柔韧性,改善级配,降低孔隙率,延长路面服务寿命,有利于路面深层裂缝的治愈,可消除沥青上浮带来的病害,纵缝为热接缝,避免了接缝渗水带来的隐患。 2004年以来,浙江省公路行业在养护生产方式、观念、技术装备上进行大胆探索,广泛地开展了多种方式的沥青、水泥路面再生利用工作,利用再生技术实施大中修工程达到了310公里,约占大中修里程的10%,节约了大量的路面材料,为实现公路行业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养护发展实践中,该省的科学养护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拥有就地冷再生、就地热再生等生产设备,并成功地消化吸收,掌握了生产技术。浙江省自行开发的利用常规设备再生利用废旧沥青在中轻交通道路中的应用技术,也成功地应用到大中修工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