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枢纽如何实现升级发展 |
来源: 发布日期:2008-10-23
|
揭示物流市场升级变革中的公路港目前的生态,并集纳各方思路,探讨如何使之成为传统公路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的有力推手。在调查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独具特色的公路港模式,并在推动着一方物流业的崛起;同时,也同样发现一些先天不足公路物流港:或规划不科学,或建设与当地经济脱节,或者制度建设不足等问题……诸多因素影响这些公路物流港的发展。 发现问题意在解决问题,在我们和企业沟通中,部分公路港企业认识到自身的先天不足,醒悟了革新思路;但还有部分企业,依然缺乏对现代物流服务等认识,这些企业急需在取长补短中进步。 随着公路港如火如荼地建设,更多地被冠名于地方发展的“螺旋桨”和“直升机”,不仅大大缩减了物流运输成本,更提高了物流运营效率。近年来在油价不断高涨和银根紧缩的背景下,传化公路港创新模式的推行,在2007年为传化带来30亿元的收入。其他的公路港建设也成为当地重要的纳税者,成为当地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但不容置疑的是,由于我国公路物流港从一开始建设,就存在一些非市场化的因素,加之区域经济的差异化等制约因素,导致部分公路港的成长中出现先天不足。尚需规范据2008年的《郑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指出:要构筑公路港、铁路港、航空港、信息港“四港联动”的大交通格局。 郑州作为我国内陆第一个建立公路港的城市,对公路港的运营模式的探索已有不少经验可供业内借鉴。而此次的“四港联动”,其实是对公路港多式联运的另一种探索。这种大交通格局,可以满足车辆快速进出市区的交通需求,以构筑与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基地相适应的战略性交通格局。不过,公路港的建设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版本:目前,上海、保定等城市也加强对公路港的重视。各地由于隶属区域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等以及对外开放度的差异等要求其公路港建设具备其自身的运营模式和特点。 对石家庄的公路港建设,有学者指出,石家庄当前的公路建设和公路物流运转站的建设不相配套。非空载车并未实现满意的载货量,欠载量不必说,超载的还危害公路安全。公路港建设后,通过公路港的调配,在实现车辆的满意载量的同时,还可增加高附加值货物的运输量。这样,减小了能源消耗,提高了运输价值,强化了公路运输的经济效益。而这些具体问题的背后是,区域公路网建设中缺乏对服务现代物流的枢纽平台规划。 专家指出,在公路港建设上必须有相关的法规进行规制,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对其进行管理和监督。不过,应结合当地发展的真实需求,进行调研分析,使所建公路港规模、模式、管理等适合其发展。而不能一味为了地方形象,引进和筹备公路港项目,注重实现其社会效益最大化和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统一。 业内人士指出,单从国内的公路运输上比较,我国仍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存在一系列的不足:市场发展不完善,市场化程度不高;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效率偏低;功能单一,服务落后;网络化协同效应较低等。公路港的建设,从某种程度弥补了以上的不足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