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龙腾秦陇连接陕甘两省的永长高速公路建设扫描
这里曾是一条古老文明的路――历史从这里出发,开辟了古丝绸之路和一条东西方文明交流传播之路。
  
这里曾是一条守疆护土之路――多少仁人志士策马扬鞭维护祖国统一,谱写了一曲曲激荡人心的千古乐章。
  
这里更是一条新的跨越大西部的科技创新之路――今天,作为国家公路网福州至银川连接陕甘两省的永长高速――这条跨越时空的奔腾苍龙,正向人们展示着她特有的魅力。
  
科技,速度,创新,人本,勾画着永长高速公路建设新的符号。
  
公元2005年10月,全长98.73公里永长高速开工建设,沿着千年古丝绸之路,一条崭新的现代化高速公路开始了她新的延伸!
  
永长高速途经长武原、泾河、太峪河川和永寿原,地形地质复杂多变,原高沟深且狭窄,频繁跨河穿梁,桥隧长度占整个路线总长度的21.66%,保证桥隧质量至关重要。在桥梁施工中,永长建设管理处在全线推行了真空预应力孔道压浆技术,有效解决了压浆不足的问题。为使桥墩等砼构造物达到标准强度,永长全线钢构桥梁普遍安装了自动喷淋养护系统,既解决了砼结构件的强度,又保证了钢构桥的质量。在桥面施工中,为提高沥青面层与桥面水泥层的连结强度,防止出现沥青层的推移和车辙,通过招标从河北邢台引来了施工队,使用美国进口的新设备,在全线推行了机械刨铣打毛桥面水泥层的新工艺,显著提升了沥青和桥面水泥层结合强度。
  
封侯沟上建大桥,凌空飞渡势如虹。2007年10月20日,永长高速公路封侯沟钢构桥顺利合龙。这一天,担当建设任务的北京市海龙公路工程公司永长项目部第十三合同段的铁军们收获了喜悦,同时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该项目是整个福银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之一,大桥长度938米,最大桥高134米,最深桩长75米,最高桥墩111米。整个施工工地位于山大沟深的永寿县渡马沟一带,气候变化无常,工期短,技术难度大。广大建设者在全面落实各项安全施工、高标准施工制度的基础上,严把高空作业关,设置施工安全网,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试验对施工的指导作用,攻克了技术难题,消除了事故隐患。为了赶工期,多少个节假日他们在工地上度过,明知要面对老人的絮语,妻子的埋怨,孩子的期盼,却不离开半步……
  
永长高速公路第15合同段是甘肃进入陕西的第一个标段。在施工中,施工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和ATB30沥青下面层是永长15合同段从未遇到过的难题,而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不足,则成了施工人员和监理争议的焦点。为了攻克这项技术难关,检测人员在认真观察后发现,对现场取回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在室内利用混凝土搅拌机进行二次搅拌后,混合料的均匀性明显提高,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偏差系数明显降低,强度代表值完全可以提高到满足业主的需求。于是工程技术人员大胆试验,吸取了以往二灰碎石施工的经验,积极创新改变了石灰消解、筛分、添加的整个工艺,彻底解决了二灰碎石基层“放炮”的老大难问题,受到了业主和监理的肯定,该项目在参加省交通集团第一次信用评价中,排在全线18个路基路面标段第一名,在业主组织的3次施工资料检查中,连续受到通报表扬,被称为永长高速第一标。
  
曾经的艰辛、拼搏,营造出了浸透筑路大军心智和汗水的宽阔大道。
  
在这条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康庄大道上驰骋,感受丝路沿线世代生息的故土人情和鲜活的生活气息,您的耳边是回响着千年丝路上悠远的驼铃,还是新世纪筑路大军那金戈铁马的鏖战?
  
路,带来发展的福音。路,延续生命的乐章。
  
开山劈石、架桥钻洞……当永长高速穿越平原、山脉、川道的时候,快速发展的脚步也随着道路的延伸而不断跨越。
  
总投资41.6亿元的永长高速公路项目,全线采用4车道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可沿线的彬县和长武县是我省重要的煤炭能源产地。从项目规划建设伊始,建设者们就考虑到沿线重载车流量大且有明显方向性的特点,他们对长武到西安方向路幅的路面沥青层面特别加厚5厘米,有效防止路面早期破坏,延长路面维护周期。
  
永长高速公路项目是全国12条公路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之一,也是全国较早采用公路勘察设计招标的建设项目之一。今年6月13日,该项目在第15合同段现场进行了路面SMA16沥青上面层试验段铺筑,这次试验段铺筑达800米,远远大于以往200米的长度。经过路面专家现场勘察后认为,试验段木质纤维素添加工艺合理,混合料级配控制准确,路面表观平整、密实,其他各项指标均达到了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这次SMA沥青上面层的成功试铺,为永长高速公路全线铺设SMA路面做了成功示范,也为永长高速公路进一步加快建设,均衡推进,确保如期通车打下了坚实基础。
  
9月初,记者驱车沿永长高速先走了一趟。秋高气爽,蓝天白云下,一路驱车延伸在绿色的画廊上,恍若置身原始大森林之中。全长1.9公里的李家坡隧道穿越彬县生态保护区,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生态环境,中铁二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的建设者们根据施工特点,制定了一整套环保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对原有植被的破坏,在废弃区修建了必要的排水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对废水、废气、废渣进行专门管理,设沉淀池统一处理,杜绝就近排放,污染农田。对因施工破损的原始地貌和植被,以人工种植的方式进行补栽和修复。
  
路是躺下的碑,碑是竖起的路。永长高速的建设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 “修一条高速,帮一方百姓”的理念。长武县冉店乡上孟村74岁的村民赵明春指着沟壑间一大片平展展的田地告诉记者:“见过修路征地的,没见过修路造田的。”赵老汉介绍说,修高速时征用我们村的一些农田,可取土填沟为我们造出的这100多亩地,去年每亩收成都在400多斤以上。原来,在2006年征地建设过程中,工程建设者们了解到上孟村人均只有1亩2分地。为了让村民切实感受到修高速给他们带来的实惠,管理处安排第二合同段抽调工程机械,填沟壑劈土崖,使零块地变整块田,先后挖掘土方300多万立方米,填沟200多万立方米,实现了修路、造田一举两得,为村民们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
  
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行驶在即将通车的永长高速公路上,满目苍翠,山依然,水依然,草木依然。放眼望去层林尽染,清澈淙淙。两旁的草丛和灌木郁郁葱葱,随风摇曳。边坡地带,菱形或门洞形的混凝土骨架,整齐排列,像蜂窝,像鱼网,更像画廊。筑路大军以巧夺天工的双手,把永长高速公路天衣无缝地融入到大自然中,在开发与保护中实现了人与大自然在更高层次上的和谐……
  
太宗击节赞千年丝路,女皇额首颂现代高速。2008年的金秋时节,一条打通秦陇咽喉的苍龙、一条承载希望与梦想的通道,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