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国际公路水运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展会快报

新技术、新材料促进交通行业发展
 
中国交通报-第九届国际公路水运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展会快报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成绩优异高级工程师卢铁瑞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在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的同时,由于自然条件、行车等因素造成了道路、桥梁的破坏,路桥的早期病害不断出现。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公路建设和养护急需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来改善和提高道路桥梁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结合“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复合改性材料在道路工程中应用技术研究”“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技术研究”等课题研究和工程应用,研发形成了公路改造和再生利用成套技术,包括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技术、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并研发了性能优异的路桥用新材料,包括:RS2000抗车辙改性沥青、高强陶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等。
  1.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技术
  在水泥路面改造工程和养护维修中,国内普遍采用开挖、换填、重铺路面的方法进行维修,不仅工程造价高、施工工期长、污染环境,并且需要长时间影响或中断交通。因此再生利用旧混凝土路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水泥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是采用先进的破碎设备,将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后作为基层或底基层,然后再加铺面层的改造技术。该技术防止或延缓水泥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且将旧料再生利用,节约工程造价,环保、高效。该技术已在我国广东、广西、陕西、湖北、山西、吉林、河北、四川、河南、贵州等省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应用,效果良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传统施工工艺相比较,可直接节约成本20%以上。
  2.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是一项绿色环保技术,目前已成为国际上道路维修改造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针对沥青路面在大中修改造中对旧路面的一种新的特殊处理方法,它利用全自动的冷再生机,一次性完成铣刨、添加水泥、乳化沥青或泡沫沥青或集料翻拌摊铺等全过程自动化施工,通过碾压、养生后的再生层既可作为公路的“基层”,也可作为“下面层”使用。该技术采用机械一体化作业,一次成型,效率高,改变了传统方法中将旧路面或基层材料清除,废弃,重做结构层的作法。
  再生材料包括水泥、乳化沥青、泡沫沥青、水等。我院通过引进、研究、改进和实际应用,解决了影响再生路面质量的关键环节,从再生剂选择、配合比设计、路面结构设计等方面提出了一套新的路面质量控制措施和实施方案。具有以下技术优点:简化施工工序、节约成本、提高旧路面等级、节约时间、保护环境、对公共交通影响小,干扰少、精确控制铺层厚度。
  该项技术适用于所有路面标高不受限制的道路,已在吉林省、河北省、广西、陕西、湖北等省市的沥青路面大修工程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
  该技术是采用热再生机组就地加热、软化沥青路面,将加热后的旧沥青路面材料根据需要添加再生剂或沥青结合料以及新骨料,拌合摊铺,并压实成型的施工工艺。一般是在路面的损坏程度还没有波及到基层时采用这种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旧沥青路面混合料就地再生利用,可节省运输费,减少环境污染;旧沥青路面混合料可100%再生利用;施工周期短,可以快速开放交通;施工中产生的噪声、振动比其他施工方法小。该技术已在我国河北、四川、重庆、吉林等省市的沥青路面维修工程应用。
  4.抗车辙改性沥青
  RS2000抗车辙改性沥青是为解决沥青路面车辙问题研制的,具有强化沥青高低温性能的特点。该产品可与各种级配的石料混合,组成一种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延展性的沥青混合料。为适应我国南北差异,研发了两个系列共八种产品:RS系列和RSH系列抗车辙改性沥青。RS、RSH的系列改性沥青的粘度比普通沥青(以动态剪切流变仪DSR测量)高1.67-2.41倍,针入度下降10%-30%,其中RSH系列效能更优,60℃动力粘度是AH-70的2.22-4.22倍。RS2000抗车辙改性沥青抗车辙能力高、性能优越、造价低、工艺简单,已在河北丹拉高速、江苏盐城、广西桂黄路、河北石安高速公路、江西赣粤高速公路等公路的新建和改造工程中应用,应用效果良好。该产品2005年被国家四部委列入新产品推广应用,并颁发产品证书。
  5.高强陶粒混凝土材料
  高强陶粒混凝土是采用高强陶粒作为轻骨料配制的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材料,该产品具有自重轻、强度高、抗震、抗碳化、耐酸、隔热保温、吸声降噪、体积稳定、易于施工,且无碱集料反应等特点,与其它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相比,可降低自重20%-25%,大大减轻结构的荷载,提高结构的安全性。
该材料可广泛地应用于公路桥梁、隧道新建工程及旧桥改扩建工程;对高等级公路、国家干线公路和地方道路桥梁结构及隧道工程均具有普适性。已在海南、湖北、河北等省市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水泥混凝土渗透型防水、抗腐剂
  水泥混凝土渗透型防水、抗腐剂是界面渗透结晶型混凝土防护产品,具有防护、防腐蚀、密封、增加混凝土强度等特性。材料主要应用于:混凝土桥梁桥面、梁(板)体、盖梁、墩柱和下部结构等结构防水、防腐蚀、抗碳化;隧道、地下洞室等工程混凝土防水、防渗、防腐蚀;涵洞、水坝等工程混凝土结构的防水、防渗、防腐蚀等。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注重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解决行业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形成的公路建设和维修改造、成套技术,促进了交通行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