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综合技术诞生 |
来源:刘群 陈志发 发布日期:2008-5-4
|
| 近来从省道337江宁段经过的司乘人员,无不惊诧于公路的线条流畅,路面平整。这是“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综合技术”在我省沥青道路施工中的首次应用。去年底这项由江宁区交通局、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南京西部路桥工程有限公司联合攻关的科技项目顺利通过省交通厅专家组技术成果认定,成果总体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荣获2007年度南京市交通科技项目一等奖。
有着“老交通”称谓的江宁区交通局副局长万振华介绍说,近十年来我国修筑的高等级路面大多为沥青路面,而且所用沥青进口的占很大比例,价格昂贵。许多地方石料匮乏,单价也日趋上升,原材料成本在整个路面工程中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大量地使用新石料、开采石矿也造成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等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到现在我国很多路面,特别是高等级路面已经或即将进入维修或改建设期,大量的翻挖、铣刨沥青混合料被废弃,一方面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资源的极大浪费。而应用再生沥青混凝土正是缓解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而国外早就应用此项技术,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在美国重复利用率达80%,而在能源匮乏的日本,1976年起路面废料再生利用率就已超过70%。 我国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公路建设,人力、物力的不足及对沥青再生技术不够重视,致使我国对这方面研究的深化与延伸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近几年一些公路养护单位尝试着将旧料简单再生后用于低等级公路或道路基层,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及科学的设计方法和机械设备的支持,目前在我国再生旧料并没有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大量应用。 2006年3月,由江宁区交通局牵头向省交通厅正式申请“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综合技术的应用研究”科技项目,历经2年的攻关,终于获得成功。目前该项成果已在S337、东麒公路、江宁滨江开发区连接线等10余个实体工程成功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实践证明此项技术与新的同类型沥青混合料没有明显区别,而且在抗车辙性能上更加优越,回收料的掺量最高能达到50%。 参与研制的南京昊天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经理马明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公里的一级公路路面中下层,利用再生旧料达2500多吨,可节约工程费用35万元,不仅如此,沥青旧料“变废为宝”,能少使用沥青125吨,少使用石料2375吨,而原来倾倒旧料的垃圾费也省了。 马明宏笑着说,几年前他的公司在一高速公路工程中,就倒掉旧料35万吨,仅付出倒料费用就达100万元,假如几年前利用这项技术,仅此工程就能节约工程费用5000万元。 江宁区交通局负责人欣慰地告诉记者,自2006年底开始试用此项技术以来,江宁区共使用旧料3万吨,总计节约工程经费400万元,更主要的是少使用石油,少开采山石,既能变废为宝,又能节能减排,这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次成功实践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