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工艺让公路养护变得节约环保

    新华网广西频道4月20日电(黄 梅 肖苗生 义启贵)在一辆水车的牵引下,一台“吞”石机慢慢把已经碾碎的道路水稳层(水泥稳定碎石层)“吞”进,与路面上已经铺好的水泥粉加水混合,然后直接铺设到旧路基上。随后,压路机立即进行碾压,新的道路水稳层就完成了。

    近日,这种节约、环保的养护公路的新工艺出现在广西岑容一级公路(梧州段)大修工程中。据介绍,这个工程是广西第一条采用水稳碎石冷再生基层新工艺对沥青路面水稳层进行大修的一级公路,同时也是广西公路养护工程在路面大修设计方面的经验总结及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等技术探索的试点项目。

    工程建设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常规做法进行公路大修,先要从石场里开采原料,再安装搅拌机械,搅拌好水稳层的原料后,再运到工地摊铺。而采用就地冷再生技术,不仅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路面材料,而且减少中间运输环节,降低能耗。

    此外,就地冷再生施工是一次性作业,对路基损坏大大减少,消除了传统施工容易出现局部隆起的现象。“不单旧水稳层的废料可以重新利用为新水稳层的原料,就连原来路面的沥青废料也可以再生为路肩原料,变废为宝,既环保又节能。”    

    工作人员介绍,那台从德国进口的“吞”石的冷再生机在整个工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机器价值近800万元,全国仅有6台。“有了它的帮忙,水稳层的施工单边可以达到600米左右,要比常规施工方法提高一倍以上,而且能变废为宝,减少大量公路废弃物。”

    以岑容一级公路大修工程为例,采用就地冷再生工艺施工后,工程进展加速。工程3月12日正式全线施工,目前单边水稳层已经完成7公里,并且部分水稳层也开始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铺设,每天可以完成500米左右。按照现在的进度,一期工程可望在8月份完成。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