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台湾CPC对华沥青出口量减少 |
来源:中国化工网 发布日期:2008-3-4
|
来自台湾中油(CPC)炼厂人士透露,由于价格低于预期水平,3月台湾CPC对华沥青出口量预计大幅缩减。该人士表示,三月份对华沥青出口量预计只有3000吨左右,较2月份1.2万吨暴减75%;同比2007年3月也暴跌90%。 该人士表示,与中国买家达成的3月沥青交易仅有广州新粤购买的一船3100万吨,买卖双方的价格分歧是交易量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目前买家的询价在中国到岸价仅在355-365美元/吨左右(折合台湾离岸价约335美元/吨)。 据了解,CPC近期出口到东南亚地区的沥青,台湾离岸价格就已经达360美元/吨。两者之间的差距在25美元/吨。而有国内的进口商指出,本来CPC在2月份的出口计划也比较少,但由于春节影响,台湾2月份的沥青需求低靡,所以CPC才增加了对大陆的出口。 有国内的进口商表示,CPC既没有像SKEnergy那样和中国买家签署长约,而且第一季度中标的公路项目也不多,因此CPC炼厂的确可能会因为价格的原因而大幅缩减出口量,但该人士认为随着国内价格的走高,出口沥青的数量有增加的可能。近期国产沥青价格已经有所上涨,如果进口商询价的水平上涨,不排除CPC到时会增加出口量。 据了解,自从2007年年底以来,由于国内进口沥青的价格长期滞后于原油的价格,因此国外炼厂的出口积极性普遍较低,台湾的两家炼厂尤为明显,CPC早在2008年初就表示上半年的出口量平均在1-1.5万吨左右,较2007年同期下跌了50%。 而台塑炼厂更是从2007年年底开始停止了对中国出口沥青,目前还没有恢复。台湾CPC又称台湾中油,是台湾最大的炼油企业,其下属有三家炼厂:桃园炼厂、高雄炼厂和高雄大林炼厂,其中桃园炼厂、高雄炼厂有沥青出产。CPC生产沥青的原油主要是进口中东原油,主要出产AH-70和AH-90重交道路沥青,沥青生产能力超过120万吨/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