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久性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研究通过专家鉴定

9月28日,由山东省交通厅公路局、长安大学和德州市公路局共同承担的“耐久性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研究”通过了山东省交通厅组织的技术鉴定,这标志着耐久性沥青路面研究进入了新阶段。经专家鉴定,该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我国现有5万公里左右的高速公路,其中沥青路面占90%以上,且几乎均为半刚性路面,其最大缺点为早期破坏严重、养护维修成本高,维修易导致交通阻塞。为改变这一现状,山东省交通厅公路局于2003年9月启动了“耐久性沥青路面结构和材料研究”。在调查分析现有路面结构及其使用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刚性基层耐久性沥青路面结构的设计新理念。2004年和2005年在济聊高速公路德州段铺筑了8公里试验段,经过三年来的试运营,使用状况良好。未发现路面损坏。该课题申请专利两项,取得26项主要研究成果,其中创新点8项,其首次提出的基于贫混凝土、水泥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等刚性基层耐久性沥青路面结构的设计理念。可将原来沥青路面20年左右的使用寿命提高一倍以上。

该研究成果对于减少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改善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降低沥青路面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实现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将具有重大意义。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