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预防牲养护技术的探讨 |
来源:管养网 发布日期:2007-10-17
|
摘 要:为了经济有效地处理沥青路面的病害,探讨了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技术。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路面病害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而造成路面病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路面可能出现的病害种类,在病害出现之前的合适时机,采用合理的预防性养护措施是延缓路面使用性能恶化速率、延长使用寿命和节约周期费用的有效方法。 1路面病害分类 按病害发生的时间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早期变形、破坏阶段)为路面建成通车后的l~3年,该阶段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变形、病害主要表现为路面纵、横向开裂,路基沉降引起路面沉陷以及局部出现坑洞。第阶段(变形、破坏稳定阶段)为随着路基变形趋于稳定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变形、病害通过治理以及沥青凝土路面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不断地再次压实从而达到基本稳定。该阶段路面的变形、病害主要表为由于车辆轮胎对路面的不断磨损,其车辙增加,且在雨季中会出现少量的坑洞。第三阶段(路面使用功能砸坏阶段)为路面使用8-10年后,该阶段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变形、病害主要表现为路面网状开裂,直到大面积破坏,路面的使用功能逐渐丧失。 沥青路面的变形、病害不但会影响道路的行车质量和行车安全以及道路的使用寿命,还会带来一定的社会影响。而引起沥青路面变形、病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设计原因、施工原因、材料质量原因和外界条件原因。因此,有效的养护,尤其是预防性养护可以保持路面良好的功能性,延长路面的服役期。 2预防性养护技术 2.1表面封层 稀浆封层是目前应用广泛的预养护技术之一。稀浆封层技术对于新、旧路面的老化、裂缝、光滑、松散、坑槽等病害能起到预防和维修的作用,使路面的防水、抗滑、平整、耐磨性能迅速提高。稀浆封层具有快速凝固成型、早期开放交通、节省喷洒和碾压工序,一台机械可连续作业的特点,且容易保证工程质量,成本较低。近几年,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出现了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是一种由水质高分子改性乳化沥青与轧碎密集料、矿物填料、水和添加剂组成的表面处治层。特点是可以进行薄层摊铺,凝固快,施工后l h内就可开放交通。由于改性乳化沥青稀浆比普通的稀浆封层固化时间快,所以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可以比传统的稀浆封层厚。主要用于路面构造修整、龟裂、车辙等病害的处治,也可用于密封和提高路面的抗滑处治。 2.2裂缝填封 3预防性养护的时机 挡墙的泄水孔一定要能顺畅泄水。在雨季之前,对排水系统一定要做全面检查和维护。据统计,发现路面有坑槽,雨季里40天不进行修补,坑槽的面积将扩大5倍,旱季扩大1~3倍。多雨的南方地区(持续4-5个月),坑槽面积扩大8-10倍,严重影响车辆与路面的寿命。 不同气候区域、不同的路基、路面结构和材料、不同的交通状况、不同的施工经验以及不同的路面养护历史对路面的性能都有重要的影响,为了保证预养护措施的实施效果和技术优势,在预养护对策确定及时机选择过程中,需遵循以下原则:技术上满足要求,经济上比较节约,性能上符合工程特点。 目前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的研究主要参考路面维修养护的方法,主要有:基于路面破坏状况指数(PCI)的方法、行驶质量指数和破坏指数法、决策树法、排序法和基于老化的方法等。有些学者进行了基于生命周期费用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的研究,通过计算效果费用 预防性养护作为高等级公路经常性、周期性的保养措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实现“重建轻养”到“建养并重”的观念转变刻不容缓。开展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就是要针对可能出现的路面病害、缺陷的类型和损害程度,选择正确、合理的路面养护维修措施。这对延缓路面使用性能恶化速率、延长使用寿命和节约周期费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