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施工速度提高生产率 |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08-9-26
|
摘要:本文论述的是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技术,和近期在挪威已完成的大坝工程。侧重于叙述该工程在提高生产率以改进施工速度方面的经验。 关键词:沥青 混凝土 心墙坝 施工速度 生产率 沥青混凝土技术应用于水工建筑物的防渗心墙已有40余年的历史,如发电工程,饮用水供水工程、防洪等等。迄今为止,约有80座已建成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最高的一座是Firstertal土坝(澳地利),总高度为150m,沥青心墙为98m。挪威的Storglomvatr坝,是Svartisen 系统的一部分,设计混凝土心墙最大高度为125m。在国际大坝委员会会刊(1992)专题84中阐明,“沥青心墙可以应用于具有相当高度的大坝”。沥青混凝土的生产和铺设是在严格的技术要求和规定程序中进行热拌合,要获得所需的质量要求,其合易性和韧性是达到所需防渗性能的重要参数。在现有的80个工程中,挪威水利科学院作为沥青施工技术的承包人已经涉及到其中的10个工程。 在一项研究报告中,做为合作伙伴的挪威土木技术学院和科洛维德科科学院,以及由挪威研究院主办的各种与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有关的发行物已经在过去的4年时间里进行了研究。工作范围推进了研究工作,也推进了沥青混凝土做为防渗墙的特性文件的编制,可作为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的基础。与其它坝型设计选择相比,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已多次被证实是具有竞争优势的技术,并且符合建坝各种技术特性的要求。 在该研究方案中,由Kolovidekke实施了两项实验活动。一项是现场试验,以提高生产率为目的,从而满足大坝总体施工进度的需要。文中提供了数据。另一项是沥青混凝土自愈裂缝特性的试验室模拟试验。这项实验的数据将在其它文章中提供。 1由现场试验获得的结果 1.1方法 目前在正常情况下的技术要求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控制。其中有一个规定是每20层-30层有4-5天的冷却周期,计划钻取样芯做防渗性能试验。以试验室试验,或以非破坏性试验(核设备)对基本质量进行控制。在该项研究中还没有足够的数据建议可以使用核设备来节省时间。 另外一个普通的技术要求为,每2层20cm使其冷却并加固,以确保下一层的充分压实。而机械设备、生产技术和运行特性,在这几年中已经得到改善,所以这可能是一个适当的时间来考虑各种限制条件。该项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增加生产率的途径。由增加每日铺设层数量或增加每层铺设厚度来达到目的。 1.2现场试验 该项研究中提倡一天铺设4层20cm厚(见图1a)。与通常规定的每天2层比较具有加倍的生产率,这样可以达到每天80cm。在仅几小时之内,实施4层的建筑量,可见施工速度提高了,这将在实际工程中加以实施。因此,在对下一层进行压实的时候,最不利的情况是遇到温热并软弱的基础。另一个试验是一天铺设3层,厚度为30cm(见图1b)。每天可铺设90cm。试验在最不利的天气条件下进行。然而,这样的条件与挪威施工季节的正常条件非常相似。在挪威,甚至在较差的天气情况下进行施工,同样可以达到质量要求。这相似于山区条件下的施工经验。第1天(试验A),地面温度为-4℃到4℃(空气温度,拌雨、雪、风)。第二天(试验B),约有相同的条件,地面(空气)温度4-5℃,不拌雨、雪、风。 1.3试验过程
2结论 |
免责声明:本信息真实性未经本网证实,仅供您参考,中国沥青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若有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