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路设计的灵活性看美国公路规划设计思路 |
来源: 发布日期:2008-6-30
|
在我国公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背景下,新一届交通部党组在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交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到2010年使公路水路交通对国民经济的制约状况得到全面改善,到2020年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同时指出,当前重点是要处理好质量与速度的关系,要把解决建设能力的有限性与社会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作为工作重点。交通部党组提出:“无论是高等级公路、农村公路,宁可速度慢一些,也要把事情做精、做细、做好。”可是对从事公路规划设计的人员提出的新的要求。 设计是项目质量的核心,没有好的设计,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公路“产品”。当前,公路建设前期工作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踏勘调查的深度不够,建设项目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了解不深,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没有新意,照搬照抄,死套标准的情况比较普遍。生产任务繁重和设计周期短,更谈不上“用心”设计,其结果是一些项目方案欠仔细斟酌,标准把握不准确,路线大填大挖,结构粗制滥造,既破坏了环境,又增加了造价,有的还留下了隐患,造成很多遗憾工程。为了实现质量型、效益型、功能型和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必须积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设计理念。 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出版了一本“公路设计的灵活性”(Flexibility in HighwayDesign)的书,专门介绍公路设计的灵活性。“公路设计灵活性”的新理念并不是试图去创建一个新的标准。实际上,这种设计新理念是建立在灵活应用现有的规范、标准、规章制度和法律规定基础之上,在不降低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灵活设计寻求达到更符合公路沿线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利益的目标。 由于美国通过立法为公路建设提供了稳定的建设资金,并有效利用这些资金的杠杆作用,在保证公路建设顺利完成的同时,确保有价值的自然风景和人文历史遗迹的留存。具体体现是要求设计人员能够具有创新的设计思维,在考虑公路交通系统的安全性与满足出行需要的同时,还要全面地考虑公路交通系统线的景观、历史遗迹、美学与其他文化价值。 公路设计中一重要的概念便是每一个公路建设项目都具有特殊性,包括项目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质条件、沿线社会环境特点等因素、公路使用者的需求以及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设计者所面临的任务是寻求一种在安全和周围自然以及人类环境之间的协调与结合。为了做到这一点,设计师们需要灵活性。 灵活性包括:允许各个州标准的取值范围具有灵活性;当受环境条件严格约束时,可以有特殊设计;对规划阶段的决策进行再评估;需要时允许降低设计车速;维持现有道路的平、纵、横断面,仅仅重新罩面、修复和更换标志;认真考虑可选择的指标,特别是对于景观道路;检查设计参数和指标在安全和运行中的效果。 所有这些方法的目的是让设计者创造性地灵活运用他们的专业知道与判断能力。这种灵活性在效发挥公路功能与运营安全的同时,还可使公路适合自然与人文环境。 尽管美国各州对各阶段的称呼不同,但公路建设各个阶段的要求和内容是一致的。大体经历5个阶段:一是规划,即州运输厅、城市规划部门及当地政府视投资可能确定工程项目;二是项目开发,即工程项目得到更加明确的定义。制定可供选择的路线走廊带及设计标准(指标),并提出推荐方案;三是详细设计,即进行详细设计,绘制详细设计图、计算工程量及进行工程预算;四是征地,即购买征用该项目需要的用地;五是施工,选择承包商并开始施工建设。 从5个阶段划分和工作内容看,“项目开发”相当于我国项目的前期工作(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相当于施工图设计,而“征地”和“施工”在我国相当于施工阶段。 规划阶段主要是确定建设项目的目标与需求、确定建设项目的功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及其他重大决策。确定建设项目的功能对于合理运用标准和设计指标非常重要。在美国,依据道路所提供的交通服务特点(如短途或长途、城市道路或是旅游道路等)确定其功能。所有的道路按照功能可以归入干线公路、集散道和地方道路三类。不同功能类别的公路在提供机动性和居民出入服务方面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干线公路提供高水平的机动性和严格的出入控制;地方道路虽然提供进入邻近区域的便利性,但机动性较差;集散道则在机动性与居民出入方面处于平衡。 有关设计灵活性,主要是在项目开发和详细设计阶段,为了充分运用设计的灵活性,重点要求把握以下几点。 (1)切实做好踏勘调查工作。 多年来,各设计院已经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外业踏勘调查工作重点,但是以人为本和注重环境方面尚显不足。发达国家在项目开发的初级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在外业踏勘调查内容上特别重视项目沿线的社会、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文化等环境调查,为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和设计指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公路建设项目而,要的是:充分考虑道路沿线景观和视觉效果;保护原始景观; 竖向净空;横向净距(不包括禁停车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