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市场运作规律浅谈

在中国,可以说农民是最早感受市场经济脉搏的群体,粮食少了,价格高了,种粮的积极性也上来了,粮食丰收了,价格又掉了;猪肉涨了,养猪的多了,肉价跌了,猪养的又少了,猪养的少了,肉价又涨了。市场就是这样,价格高会导致供给增加,供给增加会导致价格下降,价格下降又会导致供给减少,供给减少又会导致价格又上升。这就是市场规律,应该说,没有哪一种商品能逃离这样的规律。
 
2005年我国新增公路运输里程4.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运输6700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4.1万公里,继续稳居世界第二,全国高速公路网络进一步得到完善。沥青行业受此影响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2005年国内沥青价格自6月份1600元/吨,一路飙升到11月份,最高达到4150元/吨,中间涨幅达2500元/吨左右,在这短短的六个月,每吨二千多块钱的利润空间,实在让不少做沥青的人尝到了甜头。

但是常识告诉我们,市场总是有风险的,投资任何一种商品,都应小心翼翼地触摸其市场脉搏。我们应该看到,进入2006年以后沥青行业也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一、国内沥青需求仍将持续增长,预计增加在12%以上。主要体现在:一方面,2006年我国经济仍然处于高速增长的周期范围之内,经济增长速度有望继续保持在9%以上,公路作为一种与国民经济高速相关的运输体系未来发展形势依然乐观,2006年全国计划建成高速公路约5000公里,而且从各地高速公路投资规划来看,仅河北一省,“十一五”期间高速公路网建设预计投入860亿。其余如重庆、河南、广东等省市高速公路建设步伐也在逐步加快。另一方面,对早期建成的高速公路要进行扩容改造、养护。

二、国内沥青的生产量及进口量的猛增。今年1-7月国内沥青产量为702.8万吨,同比大幅上涨33%以上,进口量为220万吨左右,同比上涨29%以上,出口量则暴跌87%,不足1万。

三、国内沥青行情应以生产厂家为价格主导。今年年初,沥青最低在2600元/吨,目前最高位在3800元/吨。可以看出,今年的低位水平较往年要高很多,面对如此高位产品,厂家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生产量的增加也是必然的。预测今年,国内厂家的生产量是进口量的3倍以上,换而言之,国内沥青消耗仍以国产沥青为主,进口沥青为辅,并随着国内产量的进一步增加,进口沥青的市场份额也将进一步萎缩。

 
四、国内对高价格沥青承受有限,进口沥青的竞争性减弱。今年国内沥青总供应量增长了33%以上,但国内沥青需求量预计只增加12%左右。面对如此大的供需差距,需求者的选择性、可比性增加了,在品质、服务等因素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市场更多的是考虑成本,这样,进口沥青的高价格还能守住多少市场?

从当前市场价格情况来看,现在的价位基本处于低谷,继续下挫的空间已不大。但是,如果市场再出现大量低价货的冲击,厂家为保生产及消化库存,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或者是更低的价格抛售,这样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沥青行业是一个逐步走向成熟和规范的行业,价格战不能最终解决问题,各经营者只要保持平稳心态,均衡出货,减少进口,降低产量,共同维护市场,市场才能得到有序的发展,才会存在更多的商机。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