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佛项目的特点及大修前的主要病害 项目特点:起于广州沙贝,终于佛山谢边,全长14公里。1988年底建成,是广东第一条高速公路;1993年初全面罩面(SMA);1999年扩建为6车道和8车道。地处经济发达地区,交通繁忙,重车多。路况极差,病害严重。基层、底基层承载力不足,并且没有结构内排水系统
 龟 裂 沉 陷 麻 面
 坑 洞 脱 层 块 裂
 网 裂 渗 水 横 缝
二、大修路面结构设计 面层除I1和I2结构外,新铺设3层:6cm再生沥青AC-25I下面层,5cm改性沥青FAC-20中面层,4cm改性沥青SMA-13上面层。基层采用素混凝土和(或)再生沥青混合料LSM-25补强。
三、沥青路面的再生适用性总体评估
1.现场取样在项目实施前全线取样,各车道每公里取一个样,共计86个样。取样位置随机选取。去除改性沥青上面层,下面3层全深取样。检测项目包括:沥青含量,沥青针入度,矿料级配和集料主要性能指标。
2.适用性评估结论 国外经验,针入度大于15的沥青具有再生利用价值,本项目针入度大部分处于20~40之间,平均值为28.8,旧沥青性能适宜再生。 回收的集料除针片状含量外,其它性能指标均满足,针片状含量指标可通过提高新集料指标补偿。 各项指标均有一定的离散性,但和国外相关资料对比,情况并不严重,可以通过针对性措施解决。 RAP的细料和粉料较多,应有针对性措施。
3.主要针对性措施 分段、分车道铣刨 预处理RAP,去除小于0.6的料 料堆重新混合 加强检测和监控 提高新集料的针片状含量指标
四、实际应用效果 4~5月份完成的再生沥青路面已经受了一个雨季和超常高温的考验广佛目前的再生沥青路面技术质量指标完全满足全新沥青路面要求,但其长期的路用性能还有待时间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