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工程机械子行业发展分析

   装载机:面临产能过剩

    众所周知,我国装载机行业牢牢控制了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业内人士预计,2007年行业增速仍可能出现一定回落,但是回落幅度比较有限,2007年装载机行业保持10%左右快速增长的可能性非常大。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2000年以后的装载机市场高速增长带来的一个负面结果就是行业平均利润率持续下滑,这与波及全行业的价格战有很大关系。目前,装载机已经是典型的微利产品,企业一方面要释放不断增长的产能、提高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又要化解市场需求增长速度下降带来的阻力,获得确保企业发展后劲的利润。销量主要追求的是市场规模,把价格作为最主要的竞争手段。而效益营销追求的是一种持续的发展,追求的是利润。销量和效益之间并不是一个对立的矛盾,任何一家企业要想长久发展,要想成为一家百年企业,在短期内要追求销量,长期要追求效益,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结合。

    目前,国内装载机整机生产企业数量过多,除少数企业具备规模效益外,绝大多数企业年产量均在千台以下,有些只有年产200~300台的能力,行业竞争混乱。2007年装载机龙头企业将整机三包期纷纷延长至一年,相比“降价”和“降低销售条件”来讲,“服务升级”对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要求更高,2007年装载机行业通过这种市场手段可以最终建立良性竞争秩序。以资源重组为主要方向的企业整合不可避免。

    初步估算,2007年国内装载机总生产能力已超过20万台,市场需求约为12万台,预计约有近50%的能力闲置,产能严重过剩,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鉴于柳工、厦工、龙工、临工、徐工等主流厂家目前产能都已超过2万台,这部分产能将在2007年集中爆发释放,因此2007年主流产品市场平均价格走高可能性不大。为此,服务水平将成为决胜市场的关键因素。2007年装载机三包期延长至一年,各大品牌相继提高服务承诺引爆服务大战,将会彻底改变行业从整机销售中获利的习惯性思维,如何通过高质量的服务树立市场品牌形象并通过服务和配件获取利润,将成为大品牌淘汰小品牌的杀手锏。

    虽说当前装载机出口动作很大,2001~2006年出口量同比增长率依次为90.2%、16.0%、18.7%、56.4%、220%和74%。2007年预计出口同比增幅在60%左右。但出口规模都很小,只有少数企业有连续出口的记录。而且,国内装载机出口产品规格也以中小吨位为主,不论是出口台数还是出口金额与国内市场相比都显得微弱。可以说,2007年国际化形势将更加严峻,出口并不能彻底缓解装载机行业产能急剧膨胀的现状。

    重机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来自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的消息称,今年1-6月,重机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重机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76.30亿元,同比增长31.25%;工业销售产值1605.49亿元,同比增长32.41%;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双双突破160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在经历了高峰低谷不断更迭的市场变化之后,在进口替代和产业升级等因素的推动下,重机行业已经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产销增长逾三成

    分行业看,重机行业两大门类之一的冶金矿山机械行业工业总产值673.71亿元,同比增长35.19%;工业销售产值626.亿元,同比增长37.43%;新产品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分别达59.61%和38.91%。其中,矿山设备的产量增幅最大,达26.56%;金属轧制设备和金属冶炼设备紧随其后,增幅也达23.44%和16.25%。

    重机另一大门类——起重运输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92.29亿元,同比增长29.06%;工业销售产值969.02亿元,同比增长29.59%;新产品产值、出口交货值同比分别增长59.61%和38.91%。其中,起重设备的产量增幅最大,达44.50%(汽车起重机销量接近万台,同比增长28%,全路面起重机同比增长82%,履带起重机销量约400台,同比增长85%,随车起重机销售量增长了55%);叉车和输送机械的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8.43%和14.77%。

    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徐善继预计,冶金矿山设备行业今年的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将再创新纪录,生产销售增长率有望保持在30%左右;起重运输设备行业生产销售指标的增长率将保持在28%-29%之间。

    重机出口形势喜人

    从出口来看,上半年重机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36.57亿元,同比增长41.11%。其中,冶金矿山机械出口额达5.80亿美元,同比增长35.51%;进出口逆差2.98亿美元,同比下降56.11%。出口额多的产品类别依次为:金属轧机及零件1.89亿美元,金属冶炼设备及零件1.86亿美元,矿物筛分洗选与破磨设备1.40亿美元。

    而起重运输机械的进出口顺差则出现了成倍的提高,实现顺差达18.92亿美元,同比增长108.60%。出口额多的产品类别依次为:起重机14.08亿美元,轻小起重设备4.15亿美元,电梯自动扶梯3.92亿美元,内燃叉车1.74亿美元。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