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沈大高速公路创全国七大纪录 |
来源:中国公路网 发布日期:2006-7-22
|
“人在车中坐,车在绿中行”,2004年9月上旬,素有“神州第一路”美誉的沈大高速公路在封闭27个月后,将正式通车运行。即将开通的新沈大高速公路创下了全国高速公路建设史上七大记录,并再次获得一项美誉——“辽东半岛第一黄金大道”。 昨天上午,辽宁省交通厅副厅长张恭宪就目前沈大高速的建设进展等情况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通车时间节省3小时 沈大高速公路于2002年5月28日正式开工,历经27个月,将在今年9月10日前全线通行,比原定时间提前20多天。目前路基桥涵工程已全部结束,路面沥青工程的最后1公里路也在昨晚全部结束,全部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道路标志、标线、工程护栏、服务区以及收费站装修工程正在进行之中。 新沈大高速公路全长348公里,路基宽度42米,全线采用双向8车道标准,计算行车速度120公里/小时,全部分道行驶,改变了原先双向4车道的混行局面。如果按照限速120公里/小时计算,沈阳至大连最快不到3小时就可到达,比原来未扩建前节省2-3小时。 路面可以起降飞机 据了解,新沈大高速公路解决了改造前的不足和“后遗症”,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高速公路建设技术,创下了国内高速公路建设史上七项记录。 一、国内目前标准最高、里程最长的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解决了老路9处弯路达不到时速120公里的问题,行车更安全快捷; 二、采用了世界上目前仅有韩国、法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才拥有的路面建设技术,国内目前仅有北京国际机场的跑道采用了这项技术,其路面抗车震、抗开裂能力以及车辆行驶的稳定性、舒适性是原来的6倍以上; 三、解决了世界上高速公路建设的新老路基纵向裂缝、新老桥梁搭建裂缝、路面排水等3大技术难题,新高速路20年内不会出现路基翻浆、桥头沉陷、桥面伸缩缝跳车、路基过早破损等问题; 四、采用了与2004年国际同步水平的通讯监控、情报显示系统,以应对突发事件和监督工作人员服务态度; 五、新建的5大服务区全部是欧美田园风光式的,为过往客人提供最优质的人文服务; 六、沿线的生态林以及初具规模的100个高新农业园区,直接辐射了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大连等5市以及沿途村镇绿色生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东三省“黄金大道”的经济动脉作用; 七、公路改扩建中建设的韩家岭隧道,全长52l米,宽度23米,目前仍是我国乃至亚洲跨度最大的公路隧道,被称“亚洲第一隧”。 收费标准不会提高 据了解,沈大高速改扩建工程(包括服务区建设)总投资达75亿元(不含建设期银行贷款),平均每公里造价2150万元,这个成本是目前国内造价最低的,但9月份正式通车后,其收费标准与其他高速公路一样,不会提高。 有专家做过测算,按照从沈阳开往大连的一辆大货车往返一次的成本要1500元左右,而根据经验,节省两个小时的车程就可以节省成本300-400元。目前,沈阳规模较大的几家物流企业,所有的货车再加上私人挂靠的货车能达到1000辆之多,这样算起来,沈大高速公路于今年9月全线通车后,每年可为沈阳物流业节省近1.4亿元成本。 可满足20年内要求 老沈大高速公路日通行量最高可达4.5万台次,而即将投入使用的新沈大高速公路日通行量最高可达15万台次,通行能力整整提高了近4倍,完全可以满足未来20年内的运输发展要求。 据了解,辽宁省继新沈大高速公路之后,正在酝酿另一规划,即按照这一技术含量将沈阳至四平高速公路改扩建成双向8车道、沈阳至山海关高速公路改扩建成双向8或10车道,到2015年全省将全部实现县县通高速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