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10余条沥青路开裂 裂缝全部出现在快车道内 |
来源:中新海南网 发布日期:2007-8-20
|
8月20日 据南国都市报报道,海口市城投公司对海口新建的22条道路的调查报告显示,海口近几年改造及整治的城市道路中,一些交通量较大的城市干道及其沥青路面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裂缝,其中南海大道二期路段和城西路横向裂缝最多、开裂较严重。
超载车辆是“元凶” 有关人士认为,目前海口道路横向裂缝发生的第一外因是重载交通量大,超载严重,严重破坏了道路的水泥稳定层。 本次调查共涉及到海口22条道路,其中包括在原来的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海秀西路、丘海大道中段、国兴大道西段、国兴东路等13条道路以及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上基层的南海大道二期、城西路、凤翔路、西环路、文华路和国贸北路等。 根据调查,在这些道路裂缝中,横向裂缝无一例外地产生在中间的快车道,而慢车道和超车道很少。据分析,横向裂缝发生的第一内因是水泥稳定层在重交通作用下被破坏。同时,沥青混凝土路面偏薄也是发生横向裂缝的原因之一。 据了解,目前利用灌浆处理工艺处理裂缝只能治标不治本。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灌缝附近还会延生出新的裂缝。而且发生裂缝后,还会出现逐步下沉的趋势。 目前解决高速公路和重载交通道路沥青混凝土开裂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要改变用标准过低的沥青路面基层的构造做法,主要是改变上基层的构造做法。可用混凝土或沥青碎石基层取代水泥稳定层。但在城市支路和重交通不发达的城市次干道,水泥稳定层依然是一种经济性好,技术经济相当合理的选择。如海甸六东路、国贸路网等使用水泥稳定层的沥青道路,目前出现裂缝十分轻微,情况良好。 有关方面表示,沥青道路建设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其中主要就是重载交通条件下的道路沥青路面的裂缝问题。对此,他们将计划在适当时机召开一个专家研讨会,专门探讨减轻裂缝的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