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村公路养护出实招重实效
  日前,河北省农村公路工作宣传月活动结束。一个月来,活动以“建路惠民,养路为民,管路靠民,服务三农”为主题,利用报纸、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向各级政府和村委会、厂矿企业及广大群众,广泛宣传了农村公路建设成就和管理养护的重要意义,调动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全省农村公路延长一年使用寿命可节约50亿元
  2003年以来,河北省4年间新改建农村公路达6.3万公里。到今年年底,河北全省95%的建制村将通上沥青(水泥)路。据初步统计,河北省4年来农村公路建设直接受益群众达2500万人,占全省农业人口的一半以上,带动全省农村经济增长40亿元以上。
  河北省交通厅党组书记、厅长焦彦龙认为,今年是河北省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第一年,打好基础至关重要。与农村公路建设相比,养护是一个机制问题,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所以作为交通部门来说,搞好农村公路管养工作比建设农村公路还难。这就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要协调联动,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焦彦龙算过一笔经济账:目前河北省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12万公里,总投资500亿元左右,平均使用寿命为10年。如果加强养护管理,每延长一年使用寿命可节约50亿元;相反,只修不养,每降低一年使用寿命将损失50亿元。
  但是,目前河北省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个别地方的政府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资金的筹措渠道还不完善、行业管理运行机制不顺、广大群众的爱路护路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各级政府的认识,根本在于各级交通部门参谋、助手作用的发挥。”焦彦龙说。
  多种养护模式确保责任落实
  据了解,2005年以来,河北省交通厅一直在研究农村公路养护问题。由河北省交通厅起草、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意见》明确指出,县级政府负责管理辖区内乡村公路的养护工作,主要职责由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履行。
  河北省还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多种养护模式。如石家庄市在大力推广元氏县“责任田”、旅游开发、承包到人、汽车运输业户出资、企业出资的5种养护模式的基础上,2006年又推行了以藁城市为代表的3种管养机制、以辛集市为代表的市场化养护模式。廊坊市已经全面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机构落实、制度落实、人员落实、资金落实,同时深抓农村公路的标准化路段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推进,达到有路必养。秦皇岛市青龙县提出了“经济型、自然型、环保型”的农村公路养护新模式,呈现了“桑树绿化公路,桑叶养蚕致富,养护经费有出处,养路工积极护路”的局面。
  在目标考核方面,河北省各地市都积累了许多经验、做法。如邢台市、承德市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纳入了县(市、区)政府对各乡镇领导班子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对农村公路财政预算资金不到位、养护质量差的县(市、区),除进行通报批评,3年内不予安排工程项目,同时停发市里的补助资金。
  3.2亿元补助农村公路养护
  据悉,今年河北省交通厅将出资3.2亿元用于补助农村公路养护。为了保障这一部分钱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今年凡是县级政府没有列入财政预算、没有安排财政日常养护资金的,交通厅将暂停拨付该县农村公路养护补助资金;凡是各县养护计划中不落实养护工程配套资金的,市交通局可暂缓拨付该县养护补助资金。
  近日,受河北省政府委托,河北省交通厅还将与各市签订农村公路养护责任书,进一步要求明确责任,落实机构、人员、资金。各级交通部门也将逐级制定农村公路养护标准,健全农村公路规章制度,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检查考核机制和奖罚机制。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