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与曼谷实现公路直通 |
来源: 发布日期:2007-6-28
|
近日,湄公河沿岸几个国家的高级官员同意修建一座跨湄公河的大桥,使中国西南部省份与曼谷可以通过公路直接相通。
由中国和泰国政府出资修建的这座大桥预计于2011年完工,并将跨越位于泰国北部清孔(Chiang Khong)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会晒(Houayxay)的湄公河。这座大桥是贯穿湄公河地区南北公路体系的最后一个连接。湄公河地区南北公路体系是由湄公河地区国家和亚洲开发银行(亚行)历时10年多的时间开发建设的。 亚行副行长劳伦斯?格林伍德( C. Lawrence Greenwood, Jr)说:“当这座重要的桥梁完工时,人们首次可以通过公路由中国云南,穿过老挝,抵达泰国。这为湄公河地区贸易和旅游的增长以及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于6月19日至21日在菲律宾亚行总部举行的一次重要的高级政府官员会议,即第十四届大湄公河次区域(GMS)部长级会议的闭幕会上,来自中国、老挝和泰国的大湄公河次区域部长们签署了修建这座大桥的协议。本次会议的重点是进一步加强本地区在经济增长和减贫方面的合作。 自1992年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计划开始以来,亚行一直是此合作计划的主要支持者。至今,该地区已发展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该地区的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约为6%。 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之间的合作增强了他们的连通性,提高了他们的竞争力,并在本地区建立了共同体意识。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包括柬埔寨、中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泰国和越南。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计划近期取得的成就包括2006年12月由日本政府资助的在泰国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边界穆达汉(Mukdahan)-沙湾拿吉(Savannakhet)修建的第二座湄公河国际大桥的开通。这座大桥标志着东西经济走廊的完成——这是一条穿过6个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中4个国家的1500公里的公路改造延长线。 此合作计划所取得的其他切实成就包括:亚行援助的连接柬埔寨和越南的两条铁路的开工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跨境运输协议》所有附件和协议的定稿及签署;以及跨境电力传输重点线路的开发和区域电力贸易协议定稿的前期工作。此外,此次区域不久将看到由连接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光纤骨干组成的信息超级高速公路网络第一阶段的完工,以及通过核心环境计划解决本地区环境挑战的措施的实施。 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出口增长了4倍,由1992年的370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820亿美元。游客年旅游量增长了2倍多,由1995年的1000万人次增长到2006年的2200多万人次。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外国直接投资由1992年的约30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约70亿美元。 刚刚结束的此次会议还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计划10年(2002-2012年)战略中期成果进行了审议。此项战略建议以平衡的方式寻求可持续开发基础设施和直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减贫的措施。部长们指示高级官员在考虑此次中期成果审议的基础上准备重点领域的五年行动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