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唧浆现象成因分析治理技术 |
来源:《交通世界》杂志2006年NO1期 发布日期:2007-5-9
|
石(家庄)黄(骅)高速公路一期工程石辛段全长40.38公里,于1998年建成通车。经过6年的运营后,发现在雨季连续降雨或间断降雨时,不同程度的出现沥青路面严重唧浆现象。河北省石黄高速公路管理处李如敏工程师通过大量观察统计,发现绿化带越宽,路面唧浆越严重。而在没有中央绿化带的道路上,这种病害就相对很少。唧浆病害发展十分迅速,沥青路面一两天就会扩大成为一个较大的坑槽。坑槽会对道路结构本身和道路使用功能造成巨大危害。这种现象给行车安全带来了隐患,并大大缩短了路面使用寿命。 以往在对这种病害的治理上,大多采用的只是针对坑槽的挖补,而沥青路面挖了此处后,紧邻此处就会再冒出一个坑槽,一带一大片,防不胜防、治不胜治。这种病害挖补一般都是在不断交的情况下进行,此过程造成的麻烦、产生的费用和不安全因素时可想而知的。 采用 AC-25型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可改变原路面SAC多碎石结构,待现有路面病害全面治理完工后,采用4cm AC—13F型SBS改性沥青混凝土整体罩面措施对该路段进行预防性养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