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集团在中国市场业务稳步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一家要在跨国经营中取得成功的企业都必须具有长远的眼光、选择宽广的舞台。韩国SK集团把中国确定为推行国际化战略的首选合作伙伴和主要活动舞台,正是体现了它的宏图大略。

    早在1991年中韩建交之前,SK集团即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成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韩国企业之一。2001年SK集团崔泰源会长明确提出了“中国本地化战略”,他说,“SK集团的企业要想在中国成长,就应该使自己成为‘中国企业一员’,在帮助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与中国一道发展。”

    越来越多的SK集团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形成了“SK发展体系”。继SK电讯之后,集团所属核心子公司SK株式会社、SK网络以及SKC和SK建设等一大批企业相继在中国设立了控股公司。经过不懈努力,截至目前,SK集团已在北京、上海、杭州、青岛等14个城市和地区建立了83家法人,在华员工达2800多名,预计今年有望达到4000名。在华企业的地位明显升格,比如,集团的核心子公司SK株式会社把中国事业部转换为首席执行官的直属部门;负责SK电讯“新成长事业”和全球事业的金信培社长被委以重任,由他负责中国市场的业务。

    SK集团对中国市场的核心合作项目快速发展,展示出良好前景。2006年6月,SK电讯以收购可转换债券(CB)方式斥资1万亿韩元(约合10亿美元)与中国网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同年8月,SK电讯又与国家发改委签署了“时分同步、码分多址介入”(TD—SCDMA)方面的合作协议,据称,与中国政府进行移动通讯业务合作,这在国际上还是第一家。紧接着2007年4月,SK电讯计划在韩国开通Test—bed之后,同中方加强相关合作,为今后主导世界通信市场的技术标准共同努力。SK电讯还计划把自己在韩国国内已经开展的多项服务和项目转移到中国发展。

    合作技术研发业已起步,将为双方共同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在核心企业移师中国的同时,SK集团果断决定将研发基础设施也转移到中国,借以实现名副其实的“中国本地化”。SK集团与国家发改委签署合作协议后,即在北京与大唐集团成立联合业务开发中心,共同进行TD—SCDMA方面的研发,预计第一批成果将很快问世。SK电讯还在中国设立了信息通信研究所,计划通过这家研究机构与中方围绕“中国独立开发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商用化”进行共同研究,SK电讯认为,借助SK在全球率先开发运用CDMA技术的经验,一定能促使中国的3G通信产业走上发展轨道。除电信产业外,SK集团在优质沥青方面的合作也卓有成效。SK集团提供的沥青占中国沥青进口的40%,为实现在中国境内生产优质沥青,2006年它在北京设立了沥青研究所,进行优质沥青生产的技术开发。

    近年来,SK集团与清华大学共同开设“国际经营管理课程”,对企业部门领导和业务骨干进行重点培训。据了解,SK集团计划以清华、北大等前10位的名校为中心,在这些学校的韩国留学生中招聘40名博士、硕士毕业生,安排到本集团的核心岗位,使其担负起带动SK集团对中国事业发展的重任。为加速培养人才,SK集团的研修学院在北京设立了中国分校,目前已有3000多名中国员工接受了培训,学习了SK集团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发展经验。自2000年起,SK集团还赞助奖学项目“SK状元榜”,支持中国的教育事业。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