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纵六路"整治全面完 成每条路上都有新技术 |
来源:每日商报 发布日期:2007-4-13
|
中新浙江网4月10日电 “新型沥青降低噪音试验”、“人行天桥舒适性研究”……也许很多市民没有想到,“五纵六路”道路综合整治工程中,开展了许多诸如此类的科技研究,也大量应用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准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这在杭州城建史上也是首次。
去年5月正式启动的“五纵六路”道路综合整治工程,经过建设者10个月的奋战,于本月初如期全面完成。如今,环城东路、东新路、古墩路、新塘路、绍兴路、湖墅路这六条杭城的南北向城市主干道,正以崭新靓丽的面貌、便捷通畅的交通、优雅舒适的环境、精致生态的景观、底蕴浓厚的文化品位和大气和谐的都市形态,展现在全体市民的面前。 据有关部门介绍,在环城东路上,非机动车道使用了“SBS改性沥青”,这种新产品具有耐久性、高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柔韧性和抗磨损等优点,也会让骑车人更觉轻盈舒适。在环城东路凤起立交以北约100米,及庆春路南翰林街至土山弄路段东侧的人行道,都采用了“透水混凝土”。而环城东路新建的人行天桥主桥及楼梯采用了德国高强度铝合金这一新产品。 在东新路上,东新路及绍兴路跨线桥是杭州市第一座同步实施跨线桥与人行天桥的桥梁。建设者表示,跨线桥与人行天桥同步实施,能减少施工干扰,从而缩短建设时间,节约投资。人行天桥安装了八台扶梯,这是杭州第一座安装自动扶梯的人行天桥。 东新路和新塘路的道路路面采用“SMA细粒式沥青”,这也是杭州市区道路上首次采用。有关负责人说,这种新型沥青具有良好的耐久性、高温稳定性强,而且表面粗糙度大,更抗滑,行车会更安全;车辆行驶时的噪音较低,对道路两侧居民影响较小;抗磨耗能力强;耐久性比普通沥青混凝土能延长20%-40%。 新塘路整治工程人行道板为“混凝土仿石材材料”,据说该种材料坚固耐用也环保,在长期使用后也不会有脱皮、裂缝,而且价格较为低廉。 绍兴路上,绍兴路的潮王路至德胜路段,首次运用“车速反馈标志”这一新技术。就是在标志牌的显示器上实时显示来往车辆的速度。这种新科技能提醒司机注意行车速度,也提高了行人的安全。 3月27日至29日,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在媒体上作了为期三天的“五纵六路”公众满意度征集活动。据了解,此次活动共收到调查表21180张,“基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比例高达99.93%,其中非常满意率为92.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