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拌和机燃油系统节能技术改造(下)

7 改造后的运行情况和使用效果

7.1 改造后的运行情况
1)加热罐确保降低沥青粘度。由于输入加热罐的沥青温度有所差 异,实测加热时间为3-4h就能达到200℃,只要粘度值<15°E温控 仪执行元件工作准确,备用手动控制开关工作可靠,同时为了使罐内 沥青受热均匀,可适时启动油泵,调整相关阀门,实现沥青罐内循环。

2)燃烧供给系统工作压力稳定。当沥青加热及管路预热完成后可 开机生产,高温沥青通过油泵、管路输送至燃烧器,观察 燃烧效果,调整系统压力,对于SLB-30型沥青拌和机,压力应保持 在0.2~0.3Mpa之间,对SHB-30型沥青拌和机,则应保持0.6~0.8Mpa 的范围。

3)雾化燃烧正常。由于各工区拌和机燃烧结构不同,要达到沥 青充分燃烧提高热效率,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SLB-30型沥 青拌和机,应在风口安装喷嘴连接组件,而对于SHB-30型沥青拌和 机,则要调整原喷嘴的孔径来确保雾化燃烧正常。

4)工作温度和拌和温度。火焰呈橙黄色~白色之间,温度约 1100~1300℃。拌和温度为130~170℃

5)工作完毕清洗阀、泵、管道及喷油嘴。当拌和机即将停止工作 时,提前2~3min关闭沥青供给阀门,调整供油三通阀和 回油三通阀,分别处于图中右下方的F1和F 2位置,接通清洗油箱,柴油通过沥青泵经管道与阀,从喷油嘴喷出,清洗阀、泵、管道及 喷油嘴内的残余沥青。

7.2 使用效果

1)可靠性。系统运行正常,电器控制设置合理,雾化效果良 好,正常燃烧温度满足各种工况条件下石料烘干要求,尤其是雨 后石料较湿,也能满足烘干所需温度。详见实物照片一组。

2)节能性。①实现了降低拌和成本幅度30%的系统目标,以 滁州市十二里半2000年为例,燃油系统技术改造前原每吨拌和料 耗柴油6kg,每台班按8h计,30型沥青拌和机产拌和料240t,耗 柴油1440kg,按当时柴油价2800元/t,每台班耗费柴油款4032元; 改造后因沥青热值高,每吨拌和料耗燃料沥青5kg,每台班8h计, 30型沥青拌和机产拌和料240t,耗燃料沥青1200kg,按当时沥青 价1800元/t,每台班耗费燃料沥青款2160元。在同等情况下,每 台班用沥青作燃料比柴油节省1872元,除去电加热耗去电费每 台班112元,每台班净节省燃料费1760元。降低成本为(4032- 2160-112)÷4032=43.65%,超过30%的目标值,短期就能收回改 造成本。

30型沥青拌和机平均每套改造成本为15000元/套。仅按上 述当年节能效果,每台班节能1760元。从15000元÷1760元/台班=8. 52台班的计算结果可见,8~9天的沥青混合料生产就能将改造的 成本收回。

滁州市公路管理局下属的6个养护工区先后进行了节能技术改造, 表二为2001年至2002年滁州市拌和机节能改造情况统计表。

表二 滁州市公路局2001~2002年拌和机节能统计表

工区名称

开工台班数(天)

拌和料产量(t)

节约燃油经费(万元)

来安

207

40260

42

滁州

140

29250

23.51

明 光

213

38000

29

定 远

183

33000

24

凤 阳

242

37000

32

天 长

154

27000

22

合 计

1139

204510

172.51


说明:1、以上统计是正在改造过程中进行的,有的工区开工不足。
2、统计时柴油价格为2950~3500元/t,沥青价格为1800~1900元/t不等。

根据统计调查,无论是养护工区养护工作量的需求,还是拌和机的生产 能力,平均每个工区年开工100个台班不成问题的。仅上述按2000年的柴油 和沥青差价、耗油费及电费等核算,平均每台拌和机年节约燃烧费达17.6万 元,滁州市6个工区,每年可节约105.6万元。

现已着手在全省推广,若全省51个养护工区,56台套沥青拌和机全部改造后,则平均每年仅沥青拌和机燃料一项节约达17.6万元×56=985.6 万元。若按现行柴油价3800元/t和沥青价2000元/t计算,每台 沥青拌和机年节约燃料费为(每台机用柴油)1440kg/台班×100台班×3800元/ t=547200元。每台机若用沥青为1200kg/台班×100台班×2000元/ t=240000元。电能费用为112元/台班×100台班=11200元。 每台机年节约燃料费:为547200-240000-11200=296000元。 56台机年节约燃料费:为296000元×56=16576000元

3)安全性。本装置在制作与安装时,对罐体、管道等外部已用岩 棉、薄铁皮包裹,起到了保温和防烫的作用。安全措施简便易行。通过几年实践证明,可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4)环保性。本装置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三废”处理上应满足国家 有关环保的规定。因此,在沥青加热方法上,采用了电加热,全封闭的加 热方法,在生产过程中,无废水、废渣排放。工作时,噪音低,基本上对 环境无污染。符合环保要求,燃烧时,合理调节风油比,废气的排放也
未超标。经环保监测站对生产场地实际监测,情况如表三、表四。 因此可得出如下结论:“滁州市公路来安分局十二里半拌和站的沥青混凝土 拌和机工业废气中颗粒物在生产正常工作条件下,经旋风和水膜除尘 器处理后排放达标。同时,通过对比监测,该拌和机单独烧柴油和沥青 时,喷烧沥青产生的沥青瞬时排放浓度及平均排放浓度均大于喷烧柴油产生的烟瞬时排放浓度及平均排 放浓度,但沥青污染物瞬时排放浓度和平均排放浓度均符合GB16297- 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表1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最高允许 排放速率的限值要求。

从环保的角度出发,以沥青代替柴油在沥青拌和机内喷 射燃烧是可行的。

表三 拌和机工业废气中颗粒物监测结果表

样品编号

烟囱高度(m)

烟囱直径(cm)

烟气温度(℃

烟气流速(m/s)

烟气流量(Nm3/h)

颗粒物

排放浓度(mg/m3)

排放速率(Kg/h)

1#

15

60

63.0

8.2

6415

129.52

0.83

2#

7.4

5777

121.76

0.70

3#

8.9

6986

136.12

0.95

4#

8.4

6614

132.58

0.88

平均

7.8

6448

130.35

0.84

评价标准
GB16297-1996

-

-

-

150

4.1

均值超标倍数(倍)

-

-

-

-

-


表四 拌和机喷烧柴油和沥青监测结果表

样品编号

烟囱高度(m)

烟囱直径(cm)

烟气温度(℃

烟气流速(m/s)

烟气流量(Nm3/h)

沥青烟

柴油烟尘

排放浓度(mg/m3)

排放速率(Kg/h)

排放速率(Kg/h)

5#

15

60

63.0

2.4

1842

97.63

0.18

-

6#

2.3

1769

96.81

0.17

-

7#

2.6

1998

98.88

0.20

-

8#

2.4

1839

97.12

0.18

-

平均

2.4

1862

97.64

0.18

-

9#

3.6

2785

-

-

69.95

10#

3.7

2836

-

-

72.32

11#

3.5

2741

-

-

68.46

12#

3.7

2857

-

-

72.89

平均

3.6

2805

-

-

70.93

评价标准
GB16297-1996

-

-

-

150

0.22

100

均值超标倍数(倍)

-

-

-

-

-

-


注:柴油烟尘排放标准参照GB13271-2001

参考资料和文献:
1.安徽省公路局《公路养护机械化关键问题研究与应用验收鉴定 报告》2003.10
2.中国公路学会筑路机械学会,公路筑养路机械保修规程《路面机 械》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5
3.王志延等《沥青加热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
4.何挺继等《筑路机械手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5
5.安徽省公路局、滁州市公路局、安徽省公路学会筑机委员会《沥 青混凝土拌和机燃料系统节能技术验收鉴定报告》2003.10
6.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科技查新报告》 2003.9.12
7.安徽省滁州市环境监测站:《检验报告书》2003.10.10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