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规范中沥青路面压实度测评方法的比较 |
来源: 发布日期:2007-2-26
|
由于沥青路面面层压实度不够,空隙率偏大,造成沥青路面水损害严重,因此施工中压实度的控制显得十分重要。从标准密度的取值方法和实际密度的测定方法等方面对新规范的测评方法进行了比较,提出根据设计空隙率大小来选择合适的压实度评定标准。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级公路的建设突飞猛进,公路总里程在逐年增加。然而,近年来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现象越来越严重,究其根源主要是路面施工中压实度控制不当尤其是压实度不够造成的。压实度不足直接导致空隙率过大,从而引起四个方面的路面病害:⑴低温易开裂。空隙率较大,进入路面中的水分较多,冬季温度下降结冰,春季温度升高融化,经过反复冻融循环,使路面开裂。⑵水损害。美国国家公路联合攻关项目的研究表明,空隙率在8%~15%之间的路面使水损害最容易发生的区域。空隙率小于8%,水不容易进去,而大于15%,水很容易流走,但必须要设置排水的结构层。一般的密实结构沥青混合料路面(如AC),压实不够时空隙率常处于8%~15%之间,故水损害较严重。⑶老化严重。空隙率较大,路面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大,易发生老化。因此压实度的测评和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⑷压实度偏小易造成车辙。施工阶段压实度偏小,使空隙率偏大,而道路使用过程中,随着车流量的增大,道路局部空隙率减小较快,从而形成较严重的车辙。
|